09
2021/08
心胸外科:科学落实疫情防控,全面提升优质服务
近日,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Delta)肆虐,国内新冠疫情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已蔓延至多个省份,湖南省多个地区陆续出现确诊患者,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严峻复杂。为贯彻落实省卫健委及医院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有效防范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在院患儿及家属的安全,降低交叉感染机会,心胸外科在科主任黄鹏、护士长杨贵红的带领下,全员多形式培训强化防护,落实疫情防控病区管理,科学合理有效收治病人,多举措全面提升优质服务,为在院患儿及家属构筑一道安全防线。1.严格落实医院探陪制度,进行“三必查一询问一登记”将服务窗口前移,每个预约住院患儿责护均提前电话告知新冠期间住院探陪要求,让家长少跑路,提前做
09
2021/08
皮肤科:海鲜过敏不可大意,严重者可致命
8月6号晚上,15岁的翔翔突然出现全身风团,伴剧烈瘙痒,翔翔告诉妈妈说头晕、喘不上气,家长立刻将翔翔带来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急诊就诊。接诊医生李医生马上查看患儿喉咙,同时值班护士迅速给孩子监测血压,发现患儿的血压仅为98/47mmHg,考虑为休克血压,结合翔翔的全身情况,李医生及当班护士迅速给孩子上了心电监测、氧气吸入,立刻打开静脉通道,同时予肾上腺素肌注,慢慢的孩子风团消退,头晕及呼吸困难消失。李医生详细询问家属,原来孩子是吃了墨鱼后出现的这种情况,李医生告知家长海鲜为诱发过敏反应常见的原因之一,以后需严格规避这类食物。翔翔妈妈述孩子第一次吃墨鱼,未曾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想来就是一阵后怕,幸
09
2021/08
医联聚合力 打赢防控战:湖南儿科医联体举行线上专题讲课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复杂严峻,8月8日下午,湖南儿科医联体牵头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协同各成员单位通过湖南儿科医联体管理学校举办“同心抗疫、共克时艰”的面对面线上交流会,就如何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科学开展医疗救治,以及关爱儿科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活动共有医联体成员单位170余家共3000余人次参与,由工会主席王可为主持,党委书记赵卫华参加并做线上讲话。赵卫华指出,此次新冠疫情出现了儿童病例,作为儿科医务工作者要做好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儿童健康保障,同时关注好自身健康。作为儿科医联体牵头单位,我们始终秉承全省儿科是一家的合作理念,时刻关注和关心着儿科同仁的工作和生活,与大家
09
2021/08
放射科优质服务:多部门协作,构建高效检查通道
影像学是临床医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听诊器”、另一双“眼睛”,放射科作为医院最重要的公共平台科室之一,在疾病诊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院的发展,放射科病人的增多,为为病人提供更优质的就医体验,放射科以湖南省儿童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优质服务专项行动的号召为契机,在科室主任金科的带领下联合多个部门积极行动,不断改良流程,优化服务。1.集中预约,合理安排检查时间。为了解决预约地方分散,患儿家长多跑路的问题,放射科联合病友服务中心,集中预约检查,合理安排患者检查时间,既节省患儿来回跑、多处跑的时间,又避免了各检查之间因需服用镇静药或需禁食等造成的冲突,提升了病人的整体的就医体验。2.增加诊室开放时
09
2021/08
急诊科:实施三级预检分诊,守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屏障
酷暑当下,疫情蔓延,急诊科作为医院窗口科室,严格落实三级预检分诊,层层把关,严防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第一级预检分诊长沙38℃的高温天气,急诊预检分诊处的护士,穿上隔离衣,戴上胶手套,N95口罩和面屏,站岗急诊抗疫第一线。所有进入急诊科的人员都需佩戴口罩,监测体温、出示健康码和行程卡。进入急诊科后,预检分诊处的护士会再次核查患儿及陪人的流调史、旅居史和健康码、行程码。“您好,请问您是否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有没有发热、咳嗽、咽痛、腹泻等症状?”“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她们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话,却依然认真、仔细地询问每一位就诊患者,详细登记信息,生怕放过一个可疑人员。如果遇到发热患者,立即有
09
2021/08
皮肤科:做好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在医院的传播风险,皮肤科在科室主任周斌及护士长刘玉凤带领下,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培训,采取上班人员现场培训、休息人员线上培训、观看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科室全员培训,同时人人参与应急培训演练及考核。周斌指出,现在疫情防控形式仍然严峻,做好疫情防控是科室目前首要任务,我们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弦,建立完善的疫情防控体系,严防死守所有可能引起疫情输入传播的漏洞,坚决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首先组织全科人员进行新冠肺炎疑似病人的处理应急处置演练,检验科室人员在处置医院内发现疑似患者时应急处理和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由病房院感护士李霞和门诊
09
2021/08
急诊科:优质服务专项行动之全天24小时核酸检测
近日,国内新冠疫情面临新的挑战。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输入,已波及全国15个省份26市。湖南省儿童医院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国家、省卫生健康委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科学防控、高效处置。急诊科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多部门的配合下,为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积极开展24小时患者及陪人核酸检测服务,牢牢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满足群众核酸检测需求。24小时核酸检测工作的开展,不仅满足了急危重症(新生儿、ICU、急诊外科手术)患者住院核酸检测需要,对于晚上、半夜来急诊看诊的患儿提供了便利,加快了患儿核酸检测出报告的时间,缩短了住院患者办理入住院时间,为患儿治疗赢得
09
2021/08
静配中心:开展全员穿脱防护服培训及考核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为进一步落实我院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我科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技能,8月4日上午,静配中心田静副主任药师组织静配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穿脱防护服”技能的线上、线下同步培训及考核。院感护士刘艳主管护师详细讲解穿脱防护服的用物准备、穿脱步骤、注意事项等,由伍媚主管护师进行示范性穿脱。全体医务人员逐个演练,确保全体医务人员、实习生、物业工勤人员等人人培训到位,考核合格。符瑞玲主任护师对每位医务人员的考核逐一进行了详细点评与细节指导,确保全方位夯实操作基础。并指出正确穿脱防护服是防止院感发生、提高职业安全的重要环节,全员都应引起重视并反复加强练习。培训结
09
2021/08
胎儿与新生儿外科:优质服务专项行动之新生儿肠造瘘术后情景模拟健康教育
为响应医院开展优质服务专项行动的号召,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湖南省儿童医院胎儿与新生儿外科先后推出一系列优质服务举措,近日,一项贴心的人文举措:新生儿肠造瘘术后情景模拟健康教育在我科应运而生。新生儿肛肠畸形、肠坏死、肠穿孔等疾病,抢救生命需要行肠造瘘术。新生儿肠造瘘患儿住院期间是无陪护,生活护理及造瘘护理都是由护士完成,出院后父母面对新生儿的肠造瘘,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父母及家庭成员负性情绪增加,影响患儿的疾病恢复,产生一系列的造口并发症,而造口并发症发生及因造瘘护理不当导致的再入院情况增加。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儿,做好优质护理服务,为患儿提供优质、低耗、满意、放心的
09
2021/08
口腔科:“疫”往无前,穿脱防护服培训
口腔科病人病情复杂,飞沫传播快,为做好口腔科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提升科室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口腔科积极开展发现新冠病人应急演练,并对科室全体进修及实习同学进行穿脱防护服教学及操作技能考核。为圆满完成本次演练,口腔科护士严瑾婷打印考核细则,组织大家学习医院下发的最新防护服穿脱流程,随后,全体进修及实习人员进行防护服穿脱操作练习。操作教学由严瑾婷组织,口腔科主任刘丽辉担任考官评委。考核内容从隔离室使用,熟悉隔离转运通道及步骤,用物准备、手卫生、穿脱步骤、防护要点等具体细节。考核成员们学习热情高涨,动作娴熟、沉着冷静,严格按照防护服穿脱程序规范进行操作,熟悉转运流程,考核结束后刘主任
06
2021/08
智能分诊系统上线,疫情期间落实“一患一医一诊室”
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数据信息管理中心党支部以“为民办实事”为根本出发点,疫情期间优化门诊流程,保障患者与家属的安全与健康,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规范候诊秩序。门诊推行“一患一医一诊室”是疫情防控的有效管理措施,近日眼科门诊上线了智能分诊、导诊系统。系统实现了扫码轻松报到、复诊自助预约、挂号检查联动、智能呼叫等待、一患一医一诊室,给予患者最安全、最放心的诊疗体验启用智能分诊系统后,患者完成手机扫码签到,可通过诊区显示屏了解排队情况,在公共候诊区等候叫号,听到语音呼叫及屏幕显示患者姓名后可到指定诊室外候诊。智能分诊系统实现了合理安排急诊、初诊、复诊患者就医顺序,医生只需点击“下一位”即可按序叫号,
06
2021/08
省儿童医院以“互联网+”为抓手,倾心为民办实事
湖南省儿童医院深刻践行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根据新形势下医疗服务的需求变化,以“为民办实事、用心解难题”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全面建设涵盖诊前、诊中、诊后,线上线下相融合,全健康周期服务的互联网医院。一是打造基于AI的互联网医院平台:全面推行居民电子健康卡,实行患儿实名制就诊;全面开放健康咨询、专科护理、AI预问诊等服务,解决患儿诊前咨询、诊中交流、诊后护理问题;全面开展互联网复诊续方与问诊服务,208位儿科专家在线为患儿提供复诊续方和轻问诊、处方与药品配送等服务;全面建设云上药房与耗材超市,互联网医院面向公众出售医院自制制剂和部分耗材,药品快递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