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08

2024/11

我在邵阳县基层工作感悟

10.21-11.8这段在邵阳县基层工作的经历,对我而言既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深刻的生命体验。在基层工作期间,我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工作中。面对乡村地区的患儿,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调整操作,这使我的专业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乡村地区的医疗条件相对艰苦,患者们的需求也更为迫切。基层工作期间有一幕让我动容,我们医疗队进入到邵阳县石齐学校的时候,孩子们站成一排,热情的打招呼:医生,你们好!你们是来帮助我们吗?医生,谢谢你们!基层工作过程中,我与队员们紧密合作,共同面对各种挑战。在大咖教授们身边学习交流,她们的专业、耐心、细致感染着我,我们互相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通

01

2024/11

叙事护理:5.2平方米的光

一个5.2平方米的百级仓会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提供大约30天的的全环境保护,是第二次新生命的孵化场所。上月,移植仓里住进了一位叫涵涵的6月龄患儿,小小的他几乎都是在妈妈宽大怀抱里,不管醒着睡着还是哭着笑着。涵涵妈妈平时寡言少语,不主动与我们沟通交流。她体型略微发胖,隔离衣被撑开露出里面汗湿的衣服,前额贴着几缕从帽沿中钻出来的卷发,黑色镜框下的愁容尽显疲惫。即便如此,她都是以极快的速度完成如厕、洗漱,有时还来不及吃饭就火急火燎地进入百级仓哄抱崽崽,有时明明困极了却因患崽睡梦中的一个伸腿而猛然清醒。面对这样"不言不吃不睡"的陪护家长,我们只能"主动出击"。"涵涵是个爱笑且感知能力很强的宝宝,喜欢

01

2024/11

叙事护理:方阿姨的烦心事

2022年夏天,第一接触到“叙事护理”这个概念,此后,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我投身于李春老师的叙事护理百天公益课程,深入探索了叙事护理的精神、核心理念以及核心技术,可这些终究是纸上谈兵,几次跃跃欲试,想这要把它运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去,又有些害怕,害怕不知道怎么开口,从哪里着手,害怕自己接不上病人的话,更担心这样的交流无法持续进行。这种担忧一直萦绕在心头,直到一个特殊的日子降临。那一天,我遇到了我的老乡方阿姨,一位来自乡村、带着孙子前来我们康复中心治疗的老乡。方阿姨的孙子欢欢,年仅十月,却因一次例行体检中的异常被发现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面对医生的建议,方阿姨和家人起初并未太过在意,直到六个月后的

01

2024/11

叙事护理:你比妈妈想象的都要勇敢

有人说过ICU门口能见到更真实的人生百态,ICU的大门能听到比教堂、寺庙更多的祈祷。浩浩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因为重症肺炎住进了PICU,自此,每次PICU门打开,医务人员都会被浩浩妈妈追问:“医生、医生,我浩浩哭了吗?我听到他哭了,我听到他在喊妈妈......”。在浩浩住院后的2天,浩浩妈妈肉眼可见的憔悴、瘦了,每天都是紧锁眉头、精神恍惚,日以继夜的守在PICU门口。病房里,躺在病床上的浩浩则不言不语、不与人沟通,已经上幼儿园的浩浩,还出现了行为倒退,吸允大拇指、尿床......看到这种情况,责护十分担心,担心浩浩妈妈会情绪失控;不好好休息,自己先倒下。担心浩浩的行为退化,不言不语不配合治疗,

01

2024/11

叙事护理:点亮迷途中的灯火

在医疗的浩瀚星海中,每一颗星辰都承载着独特的故事,或明亮或黯淡,但无一不闪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叙事护理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值得被看见和理解,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聆听。作为一名儿童康复医务工作者,我时常穿梭于这些故事的缝隙间,见证着一个个家庭痛苦与希望交织的旅程。因高空坠落下肢瘫痪,因舞蹈下腰损伤四肢瘫痪,因车祸导致意识障碍,因脊髓炎下肢活动障碍入院……在儿童康复病房,当我翻开病历,看到一个又一个病历的主诉和诊断时,我明白这不再只是冷冰冰的文字,而是化作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悲喜,我深知,我的职责不仅仅是治疗身体的创伤,更是抚慰孩子和家属的心灵之痛。小鑫,一个本该在阳光下奔跑的6岁男孩

09

2024/08

黄奶奶:ICU二科的温暖守护者

在ICU二科,有一位特别的护工阿姨,我们亲切地称她为“黄奶奶”。她的年纪并不大,但她的慈爱和温暖却如同奶奶一般,每一个住院的小朋友都特别愿意亲近她。黄奶奶,在ICU二科辛勤耕耘了六七载春秋。她的日常,被细琐而重要的任务所填满:精心配奶、轻柔翻身、细致换尿片、以及有条不紊地更换床单位,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职责,在她的手中却焕发着别样的光彩,每一份细微之处都充满了她深厚的爱心与无尽的耐心。除了这些日常工作,黄奶奶还有一项令人称奇的技能——擅长用独特且富有趣味性的方式,帮助学龄期的小朋友快速掌握乘法口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上一年级的小明因重症肺炎入住ICU,面对陌生的病房,小明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17

2024/07

用爱守护,点亮生命之光——重症医学科儿童护理工作纪实

在医院那扇紧闭的重症医学科大门背后,有一群默默奉献的白衣天使,他们用专业和爱心,为患病的孩子们筑起了一道生命的防线。这里是与死神赛跑的战场,也是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港湾,每一个孩子的病情都牵动着医护人员的心弦。在重症医学科,儿童护理工作尤为艰巨。孩子们不仅身体脆弱,心理上也更需要关爱和安抚。护理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为孩子们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精心护理。护士们时刻关注着患儿的生命体征,每一次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目光。从精确的药物输注到细致的伤口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精准无误。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复杂的医疗设备,确保患儿得到及时

17

2024/07

破晓到夜幕—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心”动之夏

随着七月暑期档的热烈开启,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迎来了年度最为繁忙的时刻。在暑期医疗高峰的第一周,心血管手术量实现了激增式增长,单日手术量高达十余台。尽管天气炎热,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的服务热情却如夏日骄阳般炽热,从晨光初破晓,陈智主任便带领团队便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穿梭于手术室与病房之间,直至夜幕降临,仍坚守岗位,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按照手术计划进行。宋青青护士长,尽管身怀六甲,依然每天穿梭于病房之间,进行细致的巡视与宣教工作,她的身影虽小,却充满了无尽的力量与温暖,成为了患者及家属心中坚实的依靠。心内科团队凭借其精湛的医疗技术、贴心的护理服务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赢得了患者及家属

05

2024/07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要去远方》观后感

我们常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们也常说“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因为路的那一头,有远方。”曾几何时,诗和远方似乎成为我们很多年轻人的心之所向。我们都向往远方,甚至有些人辞掉目前的工作,放下当下的责任,都争先恐后的奔向远方,可为什么,在经历了肉体的锤炼和精神的困顿之后,远方并没有带给我们超然的愉悦?为什么从远方回来之后,依然会陷入庸庸碌碌的凡俗生存?那么,远方在哪里,远方有什么?电影《我要去远方》讲述的是来自北京的大城市青年杨凯,为了发泄自己心中对母亲安排各项生活的不满,冲动之下来到小县城地震台实习的生活故事。小杨是一位需要实习证明才能毕业的学生,起初,他以三个月为目标,想着在地震

05

2024/07

黑夜中的微光

当夜幕降临,城市的喧嚣逐渐沉寂,医院的走廊上却依旧灯火通明。在这片寂静的黑夜中,有一群身影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用爱和专业守护着每一位患儿的生命。在深夜的巡视中,我总会特别关注那些病危病重和病情已稳定、正沉浸在梦乡中的孩子们。偶然间,我还会发现一些家长,他们或许过于疲惫,躲在被窝里刷着小短剧,屏幕发出的亮光映照在他们熟睡的脸上。我会轻轻地、悄无声息地拿起他们的手机,为他们关闭屏幕,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我有一种特殊的“守护者”的感觉,仿佛我就是他们在这个夜晚的守护神。就像我小时候,妈妈总会在我睡着后,悄悄地为我盖上被子,生怕我着凉。而现在,我成了那个为大朋友们关闭手机屏幕的人,带给他们一个安心的梦境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