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心胸外科团队运用国际领先的“荧光导航辅助下胸腔镜荧光定位技术”,成功为一名辗转治疗3个多月的10岁肺结节患儿实施精准的解剖性病灶切除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正常肺组织完整保留,仅仅3个“钥匙孔”大小微创切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学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该患儿因反复咳嗽发现右上肺尖内段有一个1.1厘米大小的肺部结节,在外院抗感染治疗3个多月无效,结节持续存在,无任何缩小趋势。家长遂就诊我院心胸外科门诊,心胸外科普胸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结合影像学特征不排除肿瘤性病变,建议及时手术,但患儿肺结节处靠近心脏及肺门血管及支气管,如采用成人常用的切割吻合器楔形切除,切除正常肺组织多,且极易引起副损伤。
最后在取得家长的知情同意后,科室为其量身定制手术方案,采用“荧光导航辅助下胸腔镜解剖性病灶切除术”,术前半小时在病房雾化吸入荧光显影剂,术中通过荧光胸腔镜显影标记肺结节,利用解剖性病灶切除术完整切除了该处病灶,同时保留了周围健康肺组织。“儿童肺结节虽发病率低,但恶性风险不容忽视,尤其是持续存在的实性结节。”阳广贤教授强调,“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病灶进展甚至转移。”
术前肺结节
术后
“传统手术需扩大切除范围,可能影响儿童肺部发育,而荧光导航使手术像有了精准的“GPS导航”,既根除病灶,又为患儿保留了正常肺组织。”主刀医生阳广贤教授表示。术后患儿次日即可下床活动,5天后康复出院,未来的学习、运动均不受影响。幸运的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硬化性肺细胞瘤,属于良性肿瘤。
近年来,儿童肺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但常被误诊为肺炎而延误治疗。阳广贤教授提醒:“儿童肺结节≠肺炎,早诊早治是关键,儿童肺结节病因复杂,可能是感染、先天畸形,也可能是肿瘤性病变。若抗感染治疗2周无好转,需尽快转诊专科评估。”
此次手术的成功,彰显了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吸入荧光显影技术的成熟,除了在儿童先天性肺气道畸形(先天性肺囊状腺瘤畸形、隔离肺等)方面,运用荧光导航胸腔镜下解剖性病灶切除术,精准切除肺部病灶,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肺组织,以“创伤小、恢复快、功能保全”的优势,为更多患儿托起健康成长的希望。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