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分享
在南浔:寻一处烟雨江南,觅一场人间清欢
2020/04/08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3881

  诗人王心鉴曾写道:“几度梦江南,小桥旧曾谙。白墙竹窈窕,黛瓦燕呢喃。红袖怡酒兴,碧水润琴弦。雨巷寻杏花,邂逅乌篷船”。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古镇梦。

  古镇之于我,有着近乎偏执的情愫。虽说我生长在湖湘鱼米之地,也从未离开过,但江浙的小桥流水、青砖乌瓦始终是我向往的地方,也由衷地喜欢那些深藏其中的旧时建筑、实木雕刻,喜于探寻古镇的美景与文化。喜欢一个地方,有时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而是因为,它安静得可以让你与自己的灵魂相对,让你的心境如流水般舒展和闲适。

                      (一) 烟雨之程,邂逅太湖

  江南多水乡,掠过皆古镇。对于江南最初的印象,或是戴望舒的诗《雨巷》,或是那一袭温婉柔美的旗袍,亦或是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大概是十年前的仲夏,我在杭州去往乌镇的火车上,从一本当地的画报上认识了南浔,那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石板深巷和宁静悠闲让我魂牵梦绕,念念不忘。而这次恰逢烟花三月,我随先生来江南处理事务,回程路上,因为要路过南浔,终于抑制不住对它的向往,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草长莺飞的三月,在江南,已经感觉到了雨季的来临,加上突然而至的“倒春寒”,这样的天气让行程变得有些艰难,尽管没有足够御寒的装备,也没有预约住宿,加上疫情的影响,似乎有点仓促,但我和先生还是决定利用难得的休闲时间,奔赴这场南浔之行。

  去往南浔的路上,巴士上除了司机,就是我和先生两个人,不知是这样冷的天气,大家都不愿出门,还是因为我们要去的南浔低调得鲜为人知,而这样的旅程似乎更适合游览古镇,少了喧嚣和拥挤,多了几分舒适和安静。汽车一路沿着南太湖湖岸线行驶,透过雨打的玻璃窗,我望见烟波浩淼的太湖,水面极开阔、舒缓,远处帆影点点,堪与大海的辽阔相媲美,偶尔掠过几只白鹭,似海非海间让我感受到一种雄浑苍茫,本来艰难的旅程似乎也有了生机,眼前的景象让我渴望时间可以慢一点,让我多一些领略太湖的景致。

  下了巴士,我们离南浔古镇还有几里的路程,换乘的士,的士司机很是热情,一路跟我们介绍南浔的过去和现在,他说,我们这个时候来南浔还真是时候,往年这个时候游客是很多的,相对会拥挤;而且他告诉我们,南浔古镇早已在政府的改造计划之内,里面的原居民大多已经搬迁,但因为一些原因还没能实施改造,可能过几年来,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到过的乌镇,一边是保留原状的、古朴陈旧的东栅;一边是经政府改造后的颇具繁华和现代气息的西栅,那种落差感让人恍如隔世。想到几年后的南浔或如乌镇的西栅一般充满商业气息,我感到些许唏嘘,也更加觉得此次来南浔,真是不虚此行。

  到达南浔古镇时已接近中午,我和先生打算先到景区外找一家咖啡店,点上热饮和甜品先缓缓,让身子先暖和起来,我们边喝热饮边查看附近的客栈,幸运的是,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位于景区内的一家临水客栈 —“浔居河畔”,通过和店家的联系,导航一看,客栈就在古镇门口的旁边,从咖啡店走路过去也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走出咖啡店,身体的疲惫和寒冷缓解了许多。

                       (二) 梦里水乡,静美南浔

  不同于名声在外的乌镇、西塘和周庄,南浔古镇是内敛低调的,仿佛静静盛开在时光里的一枝莲,暗香盈袖。

  如果不是景区门口,一块大石板上赫然出现的“南浔古镇”四个字,我和先生还真没反应过来已然来到了古镇,门口除了三三两两的游客和当地人路过,一切是那么地静谧和朴素,只有时空里留下来的安静的陈年印记。真正走进这里,才发现南浔古镇虽身为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更是我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镇,却低调得让人一再忘记它的存在,这样的低调,却让我有心中激荡起偏爱的情愫和久违的感动。

  踏入南浔古镇的那一刻,走在青砖铺成的幽径,仿佛一脚踩进了旧时光。白墙黑瓦,斑驳的石桥,错落有致的古旧陋屋,阁楼里旧时光的影像,时隐时现。伫立期间,仿佛能倾听到旧时吴侬软语的清唱,和那些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故事……即便去过很多的古镇,我依然觉得,它们同样是古镇,却因为有着不一样的底蕴,就会有不同寻常的魅力。 

  藏在闺中人未识。相比于其他古镇,南浔还算是一方净土,曾经的繁华虽然尽作云烟,它或许不是最热闹繁华的古镇,却似隐于长三角中心腹地、静观岁月变迁的“大家闺秀”,深居闺中,却依然不乏有心人寻香而来。南浔并不大,但它却如江南女子一般精致耐看,里面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它区别于其他古镇的独特之处,尽管久经风雨,在如今看来仍是别有一番风味。

  曾经的南浔是江南最富庶的乡镇,这里面有着南浔巨富的豪宅旧居,有着辑里湖丝和湖笔的前世今生......如今,历史隐去,它就像是一朵含苞的莲花,每日吹吹风,淋淋雨,过着平淡惬意的小日子,只是那偶尔不经意间露出的风情,就足以让你一不留神坠入它似水的柔波和诗情画意里;即便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里,恰逢烟雨朦胧,撑一把油布伞,在青石古道上信步而行,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缓缓地展开而来。

(三) 繁华落尽 ,人间烟火

  南浔的美不在那些知名的景点里,不在那些名人的宅院里,而是在街头巷尾,在晨间,在日暮。几百年来,这里烟火人家依旧,古朴的民俗依然,旧时的江南风貌也从未改变,它的一草一木都展现出悠然自得,却没有沾染一丝市侩和娇贵。

  江南的雨下起来,能让人思绪万千,何况是下在南浔古镇的雨,就更多了几分迷离和韵味。在午后,我和先生走出客栈,迎着雨,走在浔河两岸,那搁置在心头的江南情结,就这样被一场春雨打开,顺着屋檐上的青瓦缓缓落下。古镇里很安静,不知是下雨的缘故还是南浔本就如此,少了摩肩擦踵的游客,偶尔碰见闲庭散步的居民,或是站在桥头扯谈的老人,让我一时忘了自己只是旅客,站在石桥上,置身水墨中,这里的一切看上去没有丝毫的花哨与装饰,却让人觉得朴拙得深厚美好。

  南浔是特别的,在它清丽脱俗的外表下,又有着说不出的温暖,道不尽的乡味。它的魅力不止是一面面白墙下藏着的杏花烟雨般的风情,更是那千百年来日复一日的烟火人生。南浔人过的日子,就像门前的河水一样,宁静而缓慢地流淌。这里没有酒吧一条街,没有喧哗的叫卖声,没有古镇里标配的义乌手工品,更没有所谓的羊肉串串.......藏在巷子里的双浇面、小笋干、千张粉丝汤、小馄饨,似乎都可闻见儿时的味道;一条条布满岁月痕迹的青石板路,百间楼窗前和桥头悬挂着的红灯笼,这才是古镇本该有的模样吧。只有行走在桥头巷尾,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南浔,藏在这百年不变的人间烟火中,藏在这暮春的生机盎然里,只需要一眼,便久久无法忘怀。

  一条水港半堤柳,两岸人家百事秋。在南浔,人们可以各取所需。如果只是来散心,可以悠然地领略古镇风情,在闲情逸致中洗尽铅华;若是为探寻文化,则可以在历史残垣间思索冥想,在石桥巷道里品读江南史诗;若是为心中那份古镇情怀,可以轻举油纸伞,拐小巷穿胡同,在吴侬软语中感受别样的温软。

(四)诗书之乡,浔心之旅

  南浔最美不过人间烟火不过我还想带你去看看那些富贾深宅大院的前世今生。南浔之前,我大概了解到了与之相关的很多关键词,百间楼、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张静江故居、刘氏梯号、张石铭旧居等等,这些得细细品味才是。但因为特殊时期,一些景点没有对外开放,我和先生只能选取其中几处游览,虽有少许遗憾,但也给自己留了念想。

  【百间楼不看百间楼,则枉游南浔。百间楼沿河蜿蜒而建,长约400米,从客栈的后门走出来,沿着河岸往前走,穿过几条青石巷,无需刻意寻找,我们便与百间楼不期而遇。如今,百间楼还居住着南浔当地的居民,百间楼最靓丽的风景,便是沿岸的民居与清澈的河水相衬托,因为河道里不再行驶船只,河面上的倒影,让百间楼显得无比静。这也是我到过的很多江南古镇里,所见过的最原生态的。

  百间楼的背后,还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故事。百间楼是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时为家中100名婢女所建 为了方便老百姓出行,老尚书借天让地,上面建楼,下面留出路给百姓走,体现出一种自觉的善意。无论阵势多大,地位多高,心中有把尺子,对人事怀有一份敬畏,充满温度,这让我们感受到了百间楼背后的“人情味儿”。

  【小莲庄】  小莲庄,是晚清南浔“四象”之首刘墉的私家花园,历经四十载建成,是南浔古镇的王牌景点。我们从一个看似很不起眼的小门口进入,不曾想,里面藏着个大大的世界,小莲庄的十亩荷池,尽管只剩折枝,但依旧迷人,别有一番“枯禅”的意味。想必盛夏之时,满池碧荷映天的美景会更加迷人吧

  绕着荷池,走近一处小园子,圆拱门外头刻着“曲径”二字,我寻思着,所谓的“幽处”应该就在不远的地方……往里头走,我和先生不禁为之惊艳,真是“别有洞天”,园内的亭台楼阁设计的十分精妙,利用地形以及长廊假山布置,做到步移景异,颇具匠心。假山上矗立着一座小凉亭,不难想象,园子主人定会和文人墨客在此谈古论今、小酌几杯。环顾四周,周围的景致一览无余,回头望去,这才发现,刚进来的拱门背面,果然书写着“通幽”二字,真妙哉!

  小莲庄的刘氏家庙、碑廊、牌坊无不透着那厚重的历史,使人深思。如今园林即使有维护,也显得陈旧衰败,但是想着百多年前,住在其中,真是胜过如今价值过亿的豪宅,依然可以窥见过去那些文人达追求闲情逸致的精神品位

  【嘉业堂藏书楼与小莲庄隔溪相望的,是中国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的嘉业堂藏书楼它是刘镛的孙子刘承干建造的那里曾经藏着珍贵书籍60万册。进入嘉业堂藏书楼,看这一层层的书架,想起刘承干最喜欢收藏各类古书,最喜欢听翻书的声音。出身于富商之家,却如此珍爱书籍,喜爱读书,也实为一个奇人

  曾经的南浔养育了多少文人墨士,岁月变迁,几经风雨,如今的南浔依然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默默地守候着她浓厚的文化积淀。这里的一石一桥,一砖一瓦,在历史云烟的熏染下显得越发厚重了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和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能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环境,感受到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生活

                     (五)夜宿南浔,静听雨声

  想要好好看看这座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古镇,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南浔住上一晚。夜幕降临,踩着石板路慢慢往回走,我们入住的客栈位于古镇景区内的河边,是一座临水而建的两层小阁楼,房间不多,这样的淡季里也只有我和先生入住。客栈女主人热情、精致,房间也是干净别致,细节之处都可见独具匠心。打开木格子窗户,可以望见窗下流过的浔河、不远处的石桥,夜晚的南浔没有其他古镇的“灯红酒绿”,安静得好似不食人间烟火。单单是在这里小住几天,喝茶,听雨,看小桥流水,就很幸福了。哪怕只是在阁楼的阳台上坐坐,吹风,发呆,与爱人闲聊,也是无比惬意。

  当夜幕降临,南浔被蒙上了薄纱,空气里透着微微的寒意,这样的烟雨季节里,微凉的雨水和南浔的温柔倒也相得益彰。在阁楼的窗台,透过朦胧的雾纱,望见沿河的红色灯盏逐一亮起,氤氲出一种别样的温软和静谧;风儿吹动柳枝,摇曳的身姿,让沉静的夜晚多了几分灵动。此时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卞之琳的诗《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跳跃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的印痕。”  

  听着窗外的风雨声,先生沉思片刻,像是在喃喃自语,也像是在跟我说,“我们站在现在遥想那些风云变幻的历史,会感觉有一种不真实感,就像走在浔河岸边的巷道里,想起当年写出“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样诗句的人,你会感叹是怎样的情境里才能让人有如此的抒发。可是,你是否想过,再过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我们就会是这个书写历史的人,或许某个傍晚,也会有人站在同样的地方,踏寻我们脚下的路,回想我们的现在“。我默然微笑,南浔古镇,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时间的地方它流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历史;你是谁,抑或我是谁,其实都不重要,即便是隔着几千年,内在的灵魂一样可以有跨越时空的对话。     

  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如果某个地方,还能有纯粹,还能有旧时月光,还能唤回我们过去记忆里的东西,我想这个地方,就是古镇。南浔,或许并不适合遇见,更适合沉淀,你对古镇所有的期待和憧憬,它都可以满足得恰到好处。想要感受它的美,唯有放慢脚步,用心聆听......

 

 

 

 

 

 

                        

 

原创文学
春风送暖,爱满心间 普外二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姐妹送上节日祝福
三月的春风送来温暖的气息,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病房主任黎明,护士长张莉,3月7日一早来到科室,为科室的女同胞们准备节日的惊喜。一、精心准备:凝聚心意的节日礼物。清晨7点,张莉护士长已经开始了她的"秘密行动"。她轻手轻脚地将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摆放在医生办公室,粉色的康乃馨、淡黄色的香槟玫瑰,还有象征着希望的向日葵,每一朵都饱含着对女同胞们的祝福。黎明主任将一个精美的蛋糕放到了医生办公室。蛋糕上点缀着白衣天使的图案,蛋糕整体以纯洁的白色为主,表达了主任、护士长对重要时刻的珍视。旁边还摆放着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各种花茶、果茶,每一件都经过主任、护士长的精心挑选。这些
2025-03-07
感受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冬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春的脚步便已悄然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用它那独有的温柔,唤醒了我新的目标与憧憬。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喜欢在这样的雨天,撑一把伞,漫步行走。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春天在轻吟浅唱。每一滴雨,都像是春天派来的使者,带着清新与润泽,洗涤心灵。走在春雨润泽的道路上,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区楼下的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在雨滴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树枝抽出了新芽,路旁的花朵也在含苞待放。看着这些新生的生命,我的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填满。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每一个生命都
2025-03-03
除夕的特别礼物
除夕夜,医院手术室里弥漫着特有的洁净气息,那是频繁消毒和清洁留下的味道,与外面热闹喜庆的新年景象截然不同。我穿着手术服,在手术室的各个角落忙碌穿梭。无影灯将手术台照得通明,亮亮的光让手术区域的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作为巡回护士,我时刻不敢掉以轻心,目光紧紧盯着手术器械和监护仪,每一个动作都迅速而精准,协助主刀医生时,更是全神贯注,神经紧绷如同满弓之弦。手术台上,躺着一个因阑尾炎被紧急送来的小朋友。稚嫩的小脸上满是痛苦的神情,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看着他这副模样,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疼得厉害。我俯下身,轻轻握住他那冰凉且微微颤抖的小手,柔声安慰:“宝贝,别怕,阿姨们都在呢,很
2025-02-19
冬天很冷,但消化营养科很温暖
敬爱的消化营养科护士老师们:您们好!在撰写这篇满载感激之情的感谢信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敬意与感动,想要借此机会向消化营养科全体护士老师们,特别是在我实习期间给予我无私帮助与指导的科护士长邓芳菊老师和总代教刘佳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谢意与祝福。在消化营养科的实习期间,我得到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与实践机会。科室的每一位老师都如同我的家人一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从最初踏入科室的那一刻起,我就被这里温馨而和谐的工作氛围所深深吸引,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室内部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这里的每一位成员都秉承着“患者至上,精益求精”的核心理念,共同努力为患儿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这种积极向上的团队
2025-01-03
温情守护,感恩有你
近日,家住湖南邵阳的女孩小敏(化名),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恢复顺利,康复出院了。这段艰难的旅程,离不开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小敏是一个行了乙状结肠造口术的病人,因反复高热,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寻求治疗。小敏入院后,经完善相关检查后,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普外一科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小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为小敏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主治医生张雁冰每日查房,仔细询问小敏的病情变化,并根据化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我作为当日的责任护士则耐心地给小敏更换造瘘袋、输液,时刻关注着她的体温和排便情况。在医护人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小敏的病情逐渐稳定,发热和感染得到了有
2025-01-03
情暖冬至品福饺
12月19日,冬日暖阳。儿童保健所休息室里,一场包饺子的活动热闹非凡的进行着,既是喜迎冬至,更为传承传统家文化。两张简易桌,就是我们的“战场”;从各家带来的锅碗瓢盆,就是我们的“作战”武器。姐妹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在菜市场精心挑选的芹菜、小葱、玉米与胡萝卜,鲜嫩欲滴,仿佛还带着田野的生机;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在绞肉机的强力搅动下,化作一团绵软且细碎的肉糜,细腻的质感仿佛已被岁月沉淀,原本的纹理记忆被彻底打碎,只待重塑出全新的味蕾体验。肉糜再被一双双灵巧的手佐以葱姜蒜的辛辣与香油的馥郁,恰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虽辛苦繁重、五味杂陈却又和谐自有美妙。白面在盆中如雪丘静卧,平日轻敲键盘记录病历、轻柔为儿童
2024-12-23
于儿科护理中感悟生命的温度---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本科生见习心得
在那个略带寒意的冬日清晨,我怀揣着开心与期待,踏上了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临床见习的旅程。这次见习,不仅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那些温柔可亲、专业过硬的老师们,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儿科护理中生命的温度。新生儿科是我见习的第一站,那里的宝宝都需要专业的护理。带教老师耐心地为我们讲解了新生儿护理的复杂性和专科护理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照护新生儿要更加有耐心、细心,只有在专门的领域深入钻研,精通自己的工作,才能为临床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修行。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护理工作的神圣与责任。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们的温柔与关怀无处不在。我意识到,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爱与包容。接下来,我来到了骨科。在这
2024-12-20
果实也会在12月成熟
岁末的钟声即将敲响,寒风在窗外呼啸,我们期待城市穿上白衣,在雪地中与家人、朋友嬉戏;我们期待新年时刻的爆竹声中,互相到贺词、与爱人共赏绚丽烟花;我们期待新年万事顺意、身体健康;我们期待……其实,果实也会在12月成熟。作为一名儿童眼科护士,这一年我走过了很多路,见证了很多故事,我的工作就像是一场守护光明的奇妙旅程,这里充满了无邪的笑容,撕心裂肺的哭喊,咬牙忍住的坚强。这一年里,病房逐渐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患者。他们有的因为顽皮不小心弄伤了眼睛,有的则是被先天的眼疾困扰。看着他们那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了不安,我的心也紧紧揪了起来。我轻轻握住他们的小手,用温柔的话语安抚他们的恐惧。在医生们的精心治疗下,我
2024-12-16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