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2020/08
我在儿医当护生---因为感激,所以铭记
很多事情在还没有发生之前,我们就早早地有了很多情愫,有激动有兴奋,有焦虑有担心,在实习还没开始的时候,我有期待也有紧张,没有体验过的全新的生活,一个全新的开始。我开始想象着它的样子,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吧!刚开始那几天,因为我们学校的实习生来医院比较晚,我们到科室的时候已经有一大批实习生已经实习挺久了,我第一天去,好无措,看见她们对那些我觉得未知的事情了如指掌的样子,我就更加的手足无措了,我的老师已经带了一个实习同学了,她已经习惯总是叫那个同学做事情了,我又不是那种主动的性格,也没有胆子和不太熟悉的人交流,就只能顺其自然,但是其实挺希望老师能赶紧记住我。那几天我很难过,觉得很没有存在感,老师有次问
11
2020/08
我在儿医当护生—实习初体验
实习是每个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中学习可以把我学习了3年的书本知识学以致用,更能学到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非常荣幸我第一个实习的科室是普外一科,这一个月让我喜欢上了这个有爱的大集体。刚进普外一科的时候我还分不清东南西北,心情是又激动又紧张,只会呆呆地看着老师们交班,只觉得像在电视剧里一样,不真实的感觉,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踏出了成为“白衣天使”的第一步。后来分配了带教老师,我的带教老师是李师老师,又细心又有耐心。刚开始我只会一脸茫然的跟着老师,老师一步一步,事无巨细的教我核对医嘱,晨间护理,病情观察,打药发针,健康宣教等。在师师老师“放手不放眼”的带领下,我真的学到了
10
2020/08
一张明信片
“请问是皮肤科吗?我这里是收发室,你们科有6封挂号信,麻烦过来取一下”。上主班的我接完电话后立即让卫生员阿姨前去领取。几分钟后,阿姨拿着6张明信片回来了(见下图)。我随意拿起一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福建厦门,仔细看了几遍上面的内容,家长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要怎么做才能继续被理解、尊重和信任?抛开所有高大上的口号,医者本身馈赠给我们的温暖,来自于日常工作的点滴善念之间。和为生病的孩子感到焦急的父母耐心交流,给因恐惧而啼哭的孩子一个善意的拥抱或微笑……温暖他人的同时,不经意间的一声感谢,也许就是我们选择继续坚持的理由。正是有这些不忘初心的医护人员,孩子的疾病才能在这里得到很好的
10
2020/08
写给我坚强善良的婆婆
婆婆的一生是很不容易的,她说她从小就没有妈妈了,从小老公的外公既要带她又要上班,有段时间把婆婆寄养在亲戚家也受了很多苦,所以婆婆的童年是不幸的,都说善良幸福的人是用童年治愈终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婆婆属于前者,因为她内心有爱。后来到生下我老公,因为公公和他不在一个地方工作(公公在河南,她在湖北),自己公公婆婆又不在身边,她一个人拉扯我老公到十几岁,老公的外公也去世的早,她说自己从小就是缺爱的,我生娃之前可能不完全理解她的艰难,生娃以后懂事很多感性很多,也能感同身受些了,婆婆经历那么多,一直都保持她坚强善良的初心。都说婆媳是世上最难处理的关系,但自从我嫁到家里,我和她一直相处的很好,因为她
10
2020/08
从新三科起航
实习就像是上台前的最后一次彩排,一转眼在新生儿三科实习就过去三周了,这是我第一个实习的科室,我很庆幸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在这儿。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术,受益匪浅,这里,是我成长的另一个起点……走进新三科病房,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科室里那么多刚出生的小宝宝,我一片茫然,特别是小宝宝哭起来的时候我更是不知所措,碰都不敢碰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护士长肖艾青老师缓缓的走过来,一路带领我们,首先介绍科室基本情况、环境和各班工作流程,接着播放了入科宣教的ppt,详细讲解了我们在新三科实习期间的劳动纪律和注意事项,最后发放的实习生手册里不仅有科室及各位带教的介绍,更囊括了所
06
2020/08
和煦的七月,美丽的呼二
七月,我们相聚呼吸内科二病区。一个月时间虽短暂却让我受益颇深,稚嫩的我们在老师们的悉心带教下,做起操作来已井井有条,呼吸内科团结的大家庭氛围让我们倍感温暖。记得来科室报道的第一天,我被安排上晚班。尽管白天护士长已带领我们熟悉环境,做了入科宣教,但晚上我依旧像个小鹿样乱撞,看着一大群孩子及身旁的家长,内心惴惴不安,担心出错,就连简单的给每个患儿及家属测量体温,我都有些担心和紧张,于是老师们温柔的鼓励我,告诉我不要急、慢慢来,渐渐的我很快适应并融入了。老师们的和蔼可亲,小朋友们天真灿烂的笑容,家长们一句真诚温暖的“谢谢”等,彻底治愈了我,让我时刻绷紧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原来,我也可以做好每一个操作
06
2020/08
余晖里看见生命的曙光 ——读《活着》有感
“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这是余华先生在《活着》中写下的最后的一段文字。光亮在一点点逝去,黑暗渐渐吞噬最后的一丝余光。也许是白天的时候人们为了马不停蹄地前进忽略了现实的残酷,所以黑夜的到来就无比令人兴奋,在看不清人的模样的时候,往往能看清人的心灵。人往往能够在回忆中懂得很多,把记忆里的人和事倾诉出来,便会释然很多。午后的黄昏被残阳晕染了颜色,福贵在这样的光景之下,带着些许惆怅,透着些许淡然,讲述了自己的一生。想来以前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许是人生经历和体验不够,再回过头来品读,却也多了
06
2020/08
宝贝,你的微笑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7月的长沙,天气变化就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雨说下就下,炎热的空气中瞬间弥漫着一股凉爽的味道,微风拂面,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此时,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的病房里,在暑假高峰时段每天迎接着来自省内及省外的孩子和家长前来就医治疗,又送走一批批康复出院的孩子。7号上午,一个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小女孩来咨询童心项目如何申请,我需要了解家庭的基本信息,在和家长简短的一问一答的交谈中了解到小女孩名叫婷婷,今年2岁7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交谈中发现婷婷妈妈的思维比较缓慢,对我所说的内容很难理解,也不能准确的回答我的问题,于是,我放慢了语速,慢慢了解才知道,患儿爸爸妈妈都有智力低下,有智力残
26
2020/08
我在儿医当护生---愿我们在硝烟尽散的世界里重逢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就悄无声息的溜走了,让我们还没来得及品味就开始怀念,还记得2019年12月31号的那个晚上,和朋友们在电影院看着电影期待着2020年的0点,可是没有想到2020年会如此的不平凡;还记得2020年1月5号的那个下午,考完试在回家的路上和朋友们约定着寒假30天后的重逢;可是我没有想到我的寒假会长达六个月之久;还记得2020年1月23日那天,武汉宣布所有的交通全部停运,开始封城,“离汉通道暂时关闭”这八个字就这样闯进了我们的眼帘……疫情开始了,一场无声息无硝烟的战争开始了,而一群“白衣天使”也映入大家的眼帘,她们逆流而上、不畏艰难、整装待发。她们穿着厚重且不透气的防护服日夜战斗,一幕
05
2020/08
扬帆起航从这里开始
作为一名刚踏入临床工作中的我,第一个来到的科室就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因为是首次以医护工作者这个身份接触病人,难免对未知的事情会有些紧张,又会有些憧憬和好奇,幸运的是这里的每一个老师是那么的温柔又和蔼可亲,她们的耐心讲解让我受益匪浅,但是一个月时间似乎有点快,逐渐接近了尾声,好似昨天刚来今天就走,在耳鼻喉科的这一个月,我们各位同学都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这里,我们收获了爱和知识,也收获了扬帆起航的信心。我的第一个带教老师是彭婷老师,很喜欢她,因为和她交流总会感觉很轻松,每天跟着老师做着不同的事情,她告诉我要注意核对病人的信息,注意人文关怀,她教我做副治疗,洗鼻子,冲封管,怎样处理莫菲氏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