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0/09
在新三科的日子
在新生儿三科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每天都是格外热闹。这一切都源于新生儿科病房的特殊性。只要一走进新三科的病房,少不了听见新生儿“哇哇”的哭声。还记得儿科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儿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每一个儿童牵扯着的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在疾病降临的时候,是医护人员首先站出来守卫,这份希望是儿科的医护工作者带给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的。随着实习时间的流逝,我们学习着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老师们也布置了一个不一样的任务----完成一份新生儿相关疾病手抄报。刚开始有点懵,对新生儿疾病也只是一个表浅的了解,一份完美的手抄报不仅需要图文结合,知识点更不能只是浮于表。于是,很快我就开始着手收集相关疾病的资
01
2020/09
打针那些事儿
长期住院输液的病人,静脉穿刺开始慢慢变得有些困难;长期住院输液的儿科病人,静脉穿刺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住院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儿科病人,静脉穿刺是护士们望而却步的大难题!而我,就曾经在这样一个科室工作了很多年——血液内科。科室收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各类肿瘤患儿。抽血、输液对这些患儿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儿童的血管本来就不如成人粗,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更是雪上加霜。初到血液内科上班的第一天,收了个“新”入院的“老”病号,这次来住院是为了做第八次化疗的。我也开始执行上班后的第一个医嘱:抽血查肝肾功能。我准备好治疗盘,正准备去病床旁抽血,带教老师说:“还是我去吧,她的血管不太好。”我心里嘀
01
2020/09
从儿医开始——风雨无阻,砥砺前行
来到儿童医院将近两个月,遇到了很多不知所措的事情,也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和人生哲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渴望在学习中成长,做一名优秀的儿医护生。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的确是是对客观事实的正确描述。我实习的第二个科室在眼科,首先在门诊呆了半个月,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导诊台和233,导诊总要重复的说着:“来挂号单给我看看,先去248测个视力,往这边走,墙上贴了248的啊!”,而233诊室就是每隔五分钟扯着嗓子出去喊着病历本上的名字给患儿们滴眼药水,一上午过去,辛勤的汗水已经打湿了我的帽子与口罩;一天过去,摘下了口罩和帽子,映入眼帘
01
2020/09
在眼科的那些时光
一次又一次的接到开学通知,然后一次又一次的取消开学。最终接到了实习通知,带着迷茫、未知与慌乱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实习的生涯从这里开始计时了。记得第一天去科室对环境不熟悉,对物品摆放不清楚,老师去哪里我就跟去哪里,特别像小跟屁虫,揣摩观察着各种操作方法、熟悉操作流程,好在有老师们耐心的讲解,让我度过了不安的一天。回到家里,我发现科室老师都是叫我妹妹,心想着那要是来了别的同学口罩一带,老师都不认识我,只知道是妹妹,这可不行。第二天上班,我就学会主动跑上去自我介绍:“老师好,我叫周馨艳,您可以叫我馨艳哦!”连续很久我一直重复这句话,终于慢慢地老师们都记住了我的名字。我的带教老师杨颖灵老师,
01
2020/09
亦师亦友,携手共进
医者,总是心怀大爱,或是灯下的废寝忘食,或是诊室里的精研极虑,即使偶得空闲,仍需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己,方能护患儿的健康和生命。短短相识的三个月,让你我变得很是默契,记得相识的第一天,我们默默对视,对于问题的见解都是惊人的相似。这段时间与其说你是过来学习的,还不如说是我们在一起学习,寻求共同进步。工作上你是我的好搭档,有主见却不擅自主张,称得上是我的好帮手,工作认真,反应灵敏,患儿往往说不清到底哪里不舒服,不主动交流,很难做到主动配合,沟通、检查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而你对待患儿的耐心,对护理工作的热情,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深深打动着我。昨天上午,听见熟悉的门铃声,我在想应该是你吧!打开门,果不其
28
2020/08
三月陪伴,感恩遇见
三个月的时光一晃而过,即将迎来毕业季,2020的6月1日我带着憧憬有幸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进修学习,经历了最初因环境陌生带来的彷徨,此刻,怀揣着收获的喜悦,我们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诠释着“天使”的意义。在PICU的进修学习之旅中,我很快融入这支优秀的团队、立刻感受到融洽的团队氛围。这是一个“朝气蓬勃、用心做事”的地方,每个人都怀着创造力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心甘情愿的奉献着自己的热情,带给患儿健康、快乐和希望。这里老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力、以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深深的影响着我,让我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拓宽了视野、延伸了知识面、优化了自己的护理理念。记得有次一
28
2020/08
我在儿医当护生——追梦者
7月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从胆怯陌生到现在对工作流程熟能生巧,从不知所措到现在能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从腼腆害怕到现在和老师们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感谢在我实习生活中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老师。在新生儿四科的实习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回想第一天还历历在目,当时我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好在我的带教老师像一个“知心姐姐”对我严格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给我灌输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让我理论结合实际,使我进步了很多很多,让我有了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次动手操作留置针穿刺的画面还深深的刻在脑海里。“海丽,你有没有打过留置针?”“老师,我没打过,但我看过老师操作过很多次”老师温柔的对我说没打过没关系,我来给你
26
2020/08
写给婆婆的一封家书--感恩婆婆
亲爱的婆婆:今晚,我正坐在电脑前写着这封家书,我的心里有几分歉意,有几分欣慰,更多的却是幸福。歉意的是我不善言辞,很少向您表达我对您的爱意和谢意;欣慰的是10几年来您一直任劳任怨、心甘情愿地为我们这个小家庭付出着,早餐送到我们每个人手中,坚持给我送工作餐,帮忙接送儿子上学,让我们除了工作从无后顾之忧;幸福的是上天厚爱于我,让我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一个积极上进的老公,有一双可爱乖巧的儿女,还有您这样一位勤劳开明善良憨厚的好婆婆。您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是您,把您的一儿一女培育成人,供他们读大学,培养得如此优秀,老公踏实肯干,积极上进,年纪轻轻就成为单位的领导者;是您,任劳任怨地承担起看护孙
26
2020/08
传承家庭美德——写给公公婆婆
亲爱的公公婆婆:你们好!好的家风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资产,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的财富。古今中外,家教与门风给予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感谢公公婆婆在这十年里,对我们小家庭的无限付出。公公出生于1949年,一直以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生日而自豪,他是一名老党员,当年是桂阳老家的一名村支部书记。他的人生格言:家庭和谐是宗旨,吃苦耐劳是美德。公公婆婆的勤劳恩爱,是我们三个儿子儿媳,六个孙子的榜样。老家的房子都是他们一砖一瓦建起,当我们在城市面对买房压力时,给了我们无限的精神粮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付出劳动,就会有所收获,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公公婆婆虽然小学读书二三年,却靠自己学习积累,能读书阅报,是从你们身
25
2020/08
感恩相遇
时间像悬挂在输液架上的点滴瓶,一点一滴的消逝干净。这已经是我在心胸外科实习的第三周了,从初到临床的迷茫到融入,生活无绪到调整适应。我想说只要端正心态认真学习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一定要相信自己!心胸外科是我实习的第二个科室,我真是个幸运儿,我的带教王菊蓉老师温柔而又亲切,她知识丰富,又善于讲解,所以很容易交流,我真的很佩服我的老师,因为我提出的问题,她都回答的易理解,有特点。我和老师的排班大多是在CICU,CICU是为急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前及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和心胸外科麻醉未清醒患儿提供最佳护理、综合治疗,术后早期康复等服务的无陪病房。通过带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及自我的实践,我熟知了在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