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2020/09
那些年我们都在新二科
8.3号我来到了实习的第二个科室,新生儿二科。新二科对我的第一映像就是特别的干净整洁,外出衣服与工作服分开放置,而且都挂的整整齐齐,床单位更是干净平整,给患儿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发现了其他很多属于新二科的独特亮点:亮点一:科室专门安排一天的时间来给我们进行入科宣教,带我们熟悉新二科的布局。我们的李亚带教老师,她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也很温柔。她从更衣室开始讲起,告诉我们衣服一般是隔日换洗,如果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是要立即更换的。然后走到哪里都会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是有什么作用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还带我们初步认识了一下科室里的仪器,告诉我们这些仪器是如何设置的,做此项操作
11
2020/09
发扬抗疫精神 践行儿医使命 —观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表彰大会”有感
恰逢9月8日出夜班休,得以守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实况直播。英雄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是国家之脊梁,更是吾辈之楷模!当四位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分别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我不禁泪目,内心非常激动,不由得回想起今年2月21日清晨的场景:随着一声微信提醒音,我院首批援鄂救援医疗队的报名通知发布在呼吸内科工作群内,通知发出的时间又早又紧迫,大家来不及与家人商量,就已争先恐后的报名。当晚,又接到医院紧急通知,需组建一支10-15名护士去黄冈护理重症病人,信息一出科室护士姐妹没有过多犹豫,秒报几十人。群内一条条踊跃请战的信息汇集成一股坚定与必胜的
07
2020/09
从措手不及到从容应对的转变
来到新生儿三科已经三个星期了,时间过得很快且充实而有趣,第一个实习的科室是手术室,而这个是我第一个需要待在病房里的科室,心里很是紧张和激动!刚开始知道自己要去新生儿三科的时候,内心其实有一点点害怕和紧张,因为面对的病人都是一些刚出生的小婴儿,不能向我们表达自己身体上的不舒服和心里的想法,只能用哭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及需求,让我觉得很是头大。不同于其他科室,我所在的新生儿三科是没有父母陪同的,因为科室里有很多病人都是早产儿,免疫力比较低,人员流通过大的话容易引起交叉感染,这也要求了我们护理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手的消毒。由于新生儿的病情转变的很快,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都关注每个孩子的病情变化
04
2020/09
爱由“新”生
在儿童医院实习的第二个月,我来到了胎儿与新生儿外科。短短的四个星期即将结束,回想这期间的点点滴滴,似乎在尝试五味瓶里的味道,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无论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不舍。新生儿外科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大家庭,老师们对待科室的每一位宝宝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一丝不苟,细心照料和护理。当然科室里的老师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的井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科室老师每周都会对我们进行小讲课以及特殊病例分析,我们非常珍惜这段时间,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和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
04
2020/09
成长
实习是一种期待,是对自己角色开始转换的期待,更是对自己梦想的期待;实习也是一份惶恐,有对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也有对自己无法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更有怕自己会无所适从的焦虑。带着一份希翼和一份茫然我来到了期待很久的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启了我的实习生涯。实习的第一个科室是消毒供应中心,起初对这个负一楼很有情绪,因为我总感觉这个科室是枯燥无味的,就连进出入都是几个密码锁门。入科室的那天,我在外面等了很久,却不见一个同道小伙伴,后来是一个比我早实习几周的一个实习生让我进去的,想想我觉得挺神奇的。熟悉新环境,我发现这个科室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很快的认识了新朋友,带教老师也很好,要学的东西也很多,
04
2020/09
致我三岁的孩子
晨曦初照,喧哗的城市若隐若现;因为有你,让我看到这城市的希望;因为有你,让我感到这夏日的清凉;因为有你,让我成为这平凡而愿为你付出一生的母亲;一切仅因有你!谢谢你,给我陪伴你的机会!谢谢你,让一无所知的我成长!谢谢你,我最可爱孩子,你像朝霞一样染红和温暖着我!愿你每天都有这般熟睡的梦乡,看着朝霞下你熟睡的面庞,想你快快长大,又害怕天天老去的我无法陪伴你,每每回忆起你奶声奶气的唤我妈妈,你蹒跚学步的样子时,自私的想时间停驻在此时此刻!时间慢点吧,让我用我的每一分每一秒记录你成长的模样!三岁啦,这三年里日日相见,每天的相聚历历在目,感谢三年来你给我的爱!三岁啦,步入你另外一个人生阶段,独自开始了幼
03
2020/09
感恩恩师,我与你们共成长
2014年6月正式到的儿医上班,第一个科室是心胸外科,刚到科室上班是紧张的,不知道如何跟病人更好的打交道,又是个新手,幸亏在这里碰到了一群对我悉心教导的老师们,还有对我关怀备至的领导,慢慢让我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烟消云散。老师们每天在身边督促,手把手教导:“宋明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做好哈。”“宋明打针不急慢慢来哈”“宋明啊,科室常见病护理常规快点熟悉哈”“宋明可以到重症监护室去好好学习了”“宋明啊,呼吸机要好好学习下哈。。。。。”在这里我待了两年的时间,两年的时间成长很多,感触很多,做事慢慢有条理,越来越细心,对病人更加认真负责,记得当时离开胸外的时候心里特别的不舍,因为喜欢这里的老师们。2016年
03
2020/09
隔空传爱温不减—NICU的暖心小故事
“宝贝,妈妈想你。没有你的月子是什么月子,我宁愿每天被你闹得没时间吃饭、睡觉”“你住院的第九天,也是我心碎的第九天,妈妈除了心疼只有心疼,你一定很痛吧”“辛苦所有医务人员照顾她,希望可以让母子早日见面”……作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当我们读到小昕冉妈妈写在母乳袋上的温暖话语,心里不由得泛起阵阵心酸,眼泪止不住在眼眶打圈圈。在医院,我们是医务人员;在家里我们也是孩子的妈妈。痛在儿身、疼在娘心,初为人母的妈妈都还来不及仔细端详婴儿的模样,来不及感受生命降临的喜悦,却因为疾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和父母暂时分开。孩子刚刚出身就要承受母子分离的痛苦,作妈妈的我们都能感同身受,母爱油然而生。孩子是上天赐
01
2020/09
在新三科的日子
在新生儿三科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每天都是格外热闹。这一切都源于新生儿科病房的特殊性。只要一走进新三科的病房,少不了听见新生儿“哇哇”的哭声。还记得儿科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儿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每一个儿童牵扯着的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未来,在疾病降临的时候,是医护人员首先站出来守卫,这份希望是儿科的医护工作者带给每个孩子和每个家庭的。随着实习时间的流逝,我们学习着各项操作技能的同时老师们也布置了一个不一样的任务----完成一份新生儿相关疾病手抄报。刚开始有点懵,对新生儿疾病也只是一个表浅的了解,一份完美的手抄报不仅需要图文结合,知识点更不能只是浮于表。于是,很快我就开始着手收集相关疾病的资
01
2020/09
打针那些事儿
长期住院输液的病人,静脉穿刺开始慢慢变得有些困难;长期住院输液的儿科病人,静脉穿刺更是难上加难;长期住院输注刺激性化疗药物的儿科病人,静脉穿刺是护士们望而却步的大难题!而我,就曾经在这样一个科室工作了很多年——血液内科。科室收治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白血病、淋巴瘤和其他各类肿瘤患儿。抽血、输液对这些患儿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儿童的血管本来就不如成人粗,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更是雪上加霜。初到血液内科上班的第一天,收了个“新”入院的“老”病号,这次来住院是为了做第八次化疗的。我也开始执行上班后的第一个医嘱:抽血查肝肾功能。我准备好治疗盘,正准备去病床旁抽血,带教老师说:“还是我去吧,她的血管不太好。”我心里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