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事,莫过于在忙碌之后可以收获自己想要拥有的东西。不知不觉我即将告别第一个实习科室—心血管内科,从刚开始的畏惧、懵懂、好奇到慢慢的有了方向感,知道自己需要收获什么。会有不舍,但是我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去学习,不得不迈开离开的步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知识就似房屋根基,没有它就无法提升自身的高度,想要透彻理解它是需要践行。在心血管内科一个月的时间里有收获但也有遗憾,了解了科室常见的先心病类型、川崎病、支气管肺炎等,记得在课堂上“川崎病”只是带过性的讲解,真正的了解它、学会它的护理却是在心血管内科。张弦老师的即兴小课堂也让我们受益颇多,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循环系统的知识结构是不完整的;还有每天都跟着老师学习的基础护理操作,第一次给小朋友打皮试、抽血的紧张至今记忆犹新,晨晚间护理、交接班时与家属的沟通方式,让我深刻体会到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是一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活化的巧妙艺术,临床工作是很现实的,也充分展现了人间百态,在夜班遇到来势汹汹的家属,带教老师也会害怕,但也会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冷静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家属棘手的问题宋青青护士长会认真负责的与他沟通,而作为一名实习生的我们却显得如此的刻板。我会害怕和家属沟通,在科室里遇到过家长突然很凶的对我说话,也有家长因为我还是实习生会不太信任我,因为每个人都是家长的眼中的小宝贝,所以我很能理解家长们这样的心态。在科室里我也看到了好多很可爱的小朋友,会很有礼貌,但是有时候看到那种哭的很伤心的小朋友我也会慌张。现在的我能力有限,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进步,让自己在实践中成长,变得越来越优秀。
亲其师方能行其道。很庆幸在短短的一个月里收获了如此优秀老师,我的带教老师罗晓梅不仅仅教我知识、操作,还会分享她的护理经验,给我一些学习上、生活中的建议,会告诉我人无完人,犯了错不要害怕,在实习的同时也要继续好好学习理论知识,这些我都会铭记于心的,吃饭的时候还会和我分享好吃的饭菜,夜班休息时错过闹钟,老师醒了就会很自然地叫一声“圆林”,从上学开始我就很害怕和老师近距离接触,可是这次我开始可以放下那种紧张做到和老师一起轻松的聊天。报道的第一天知道总代教老师蔡花是同学校的师姐有一种不一样的亲切感,给我们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在第一次为手术回来的病人绑袖带绑反了时青青护士长不但没有批评还很温柔的跟我讲解绑袖带的方式及注意事项。心血管内科是忙碌的,但每一位老师都会抽出时间来细心的教我们,虽然有时候我们很愚笨,会犯错,缺乏经验,但老师们都是很有耐心的教我们,很感谢心血管内科的每一位老师。
踏出校门,步入儿童医院,进入心血管内科,是我的初心与心内科的一次交流。当我遇到不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老师耐心给我讲解,心与心的交流是我与老师的交流;当我遇到患者不理解不信任时,我会尽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做好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去换位思考,这是我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护士,这个职业,没有悲壮豪迈的言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默默的奉献自己的热心与爱心。有人说,心与心的距离,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而我相信,心与心的交流,可以让再远的距离都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