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0/12
感恩.遇见
转眼在湘雅新生儿科进修的日子即将结束,短暂的同行,能够与大家相遇我想应该算是一份很难得的缘分了,2个月来感动的事历历在目,感谢的人也将铭记于心。还记得2个月前的一个周末,因为要外出学习在家一筹莫展的我坐立不安,突然手机收到一条非常暖心的短信,“欢迎大家来湘雅医院学习,我是带教老师---张娟,接下来的2个月我们一起学习,大家有任何问题我们互相沟通交流,欢迎大家加我私人微信。”娟娟老师,你知道吗?从收到你那条暖心的短信后内心就特别踏实,再见到你本人,就觉得你更像一位邻家大姐姐,工作时的你专心致志,做事总是一丝不苟,而下班后的你体贴入微,总对我们嘘寒问暖,“住得远不远呀?”,“新环境习不习惯?,也不
07
2020/12
写给外婆的一封信
亲爱的外婆:您好!这是我记事以来,给您写的第一封信,却没有机会读给您听了…请原谅孙女的不孝,没能见您最后一面,您可知道,现在的我有多么伤心,多么难过,多么遗憾,此时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外婆出生于旧中国苦难时代,跨过艰苦岁月,挺进新世纪的老人,历经沧桑走完了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生。外婆是一个待人和蔼可亲温柔贤惠的人,虽然个子不高,但做起事来干净利落,一年四季从来不让自己闲着,家里也总会吃到外婆种的纯天然食物,如:蔬菜、瓜果、菜油、鸡蛋…从我记事起,外婆就一直住在月形这个小村庄,每当放寒暑假,妈妈总带我去外婆家玩,而外婆也总会给我准备很多好吃的,小时候我觉得那里就是我的游乐园,那里带给了我太多快乐
04
2020/12
华夏儿女——我为之自豪的源泉
凡是熟知中国历史的人,我们无需去询问他来自于哪个国家,大家都会对这个神奇的国度充满着敬意,亦都会对这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充竖起大拇指,更会因这个国度里爱好和平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们融入至骨血的伟大民族精神而肃然起敬。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深刻地记得中学时的历史课本里就曾学习到过一段讲述我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战斗鲜为人知的历史,那时就知道:有一种精神——叫做抗美援朝精神!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历史传统的弘扬,是中国人民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
04
2020/12
观《湘江北去》有感
9月11日,根据医院统一安排,我满怀期待观看了红色经典《湘江北去》,深受灵魂触动、精神洗礼。在那个积贫积弱、饱经战乱的旧中国,在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旧社会,以青年毛泽东为首的一批热血青年,以国家安危、人民幸福为己任,在黑暗中迷茫、在黑暗中探索、在黑暗中抗争,寻找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坚定走上救亡图存的革命道路。回顾历史,体悟他们的民族大义、家国情怀,至今仍给人无比震撼、无尽遐思、无限感触。启示一: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志向。毛泽东回忆杨昌济在讲台上说的一段话:“一个人要有自己信仰的主义,树立一种贯穿一生的思想,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主义不可以、、、”。围绕追寻践行信仰的主义,以毛
04
2020/12
2020 我们在一起——观电影《国歌》有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国歌》这部片子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辰五十周年的时候推出的,虽然可以说是一部老片,但是这却是我第一次看。影片从东北沦陷这个角度切入,描写我们民族从苦难、悲愤到呐喊、抗争的过程;塑造了以田汉、聂耳、夏衍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奋起抗日、勇往直前的爱国形象;讲述了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作为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而诞生的来龙去脉。每当听到激动人心的国歌时,就会联想到战死沙场烈士。他们为了新中国而活,同样也为了新中国而死,我们生在这个富饶的中国,活在这个富饶的中国,这是用无数名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而烈士与鲜血的场景,在2020
04
2020/12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8月6日下午,我与儿研所同事们一同收看了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电影。其中看到第十五节海底沉管安装的时候,第一次安装失败我看到总工程师的面容---一种心中苦楚的面容;第二次安装失败的时候---总工程师对对队员们说我们面对的是大海深处的未知,是人类第一次尝试(其实我感觉到其实总工程师心理也没有一点底,但是他还要假装有自信的勉励队员),并且第二次失败的时候,总工程师旁边多了一位戴墨镜的老者,这个老者应该是对桥隧工程很有经验的。当然,最终第三次还是成功了。从电影观看整个工程,其宏伟无不让人咋舌。但给我感触深刻的是,必须有一个肯吃苦、有责任、敢担当的团队。这个团队必须是舍得牺牲敢于奉献、不拍晒黑、敢于创新和敢
04
2020/12
感恩水稻之父,珍惜一米一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做出重要指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丰收不是我们浪费的理由,敬天惜粮、勤俭节约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医院党委组织的“光影铸魂”活动,有众多优秀的影片,我看了《袁隆平》,感触颇深。在六十年代,一个特别的年代,十年浩劫、百年难遇的饥荒,让新中国的百姓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六十年代,一碗平淡无几的白米饭,是一种梦寐以求的奢侈!我的爸爸妈妈是那个年代长大的,经常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每天起早摸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也只能用所谓的“观音土”、米糠充
04
2020/12
《勃沙特的长征》观后感
《勃沙特的长征》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勃沙特帮助红军战胜了国民党,但张排长和张大狗为了战争而阵亡;电影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笑点不少。但电影中,情感色彩也浓厚,特别是部队粮食缺乏,不得已而杀掉张二狗。看到张大狗痛苦和张排长不得已而为之的表情心里阵阵触动。有时人们为了大利而舍去自己,舍小家为大家。张排长不顾个人利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生命这个原来卑微的两个字,但在红军眼里,是与众不同的,是唯一的,是珍贵的。有了生命,世界才不会孤单,生命为我们增添色彩,让我们能够领略世界的风采。生命这个曾经卑微的词,红军,用他们的行动证明了生命是可贵的,他们用行动途释了生命的可贵,也让我们感知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04
2020/12
《湘江北去》观后感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滚滚湘江水,幽幽橘子洲,伟人虽逝,精神长留。远眺橘子洲头青年毛泽东伟岸的雕像,便不自觉背诵“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万类霜天竟自由。”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可以静静欣赏美丽祖国山峰层叠,火红枫林,悠悠江水,碧绿清澈;白帆点点,万船竟发,鱼群倏然而来,猝然而去,怡然自得;天空一碧如洗,雄鹰舒展健捷的翅膀,划过蓝天,击穿白云。伟人勃勃英姿更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波澜壮阔层峦叠翠的大好河山和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民国是军阀割据、乱象丛生的时代,这也是一代人的迷惘,不知道历史的脚步改何去何从。劳苦大众,没有温
04
2020/12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2020年9月25日我参加了康复中心党支部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迎国庆、光影铸魂”的电影观影活动,观看了一部长征主题电影《勃沙特的长征》。《勃沙特的长征》从一个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讲述长征的故事,并通过展现红军将士与勃沙特在理想信仰上的碰撞交融过程,生动再现了红军当年克服艰难险阻、寻求革命胜利的历史图景,深度诠释了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1943年10月为配合红军主力长征,红六军团由湘西根据地开入贵州黔东南大山区,要想突出重围就要借助于地图,由于没有地图,面对着高山险阻和敌人设下的重重埋伏,红军部队无法行动。在天主教堂里,瑞士籍传教士勃沙特的闯入和一张法文版贵州地图的发现,让误入红军部队的勃沙特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