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2020/12
跨越时空的心灵温暖
2020年9月18日下午,在医院党办的组织下,在全体院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与全院党务工作者一起观看了红色电影—《半条棉被》。这部电影改编自红军长征时期发生的真实事件,讲述了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与老百姓之间围绕半条棉被所发生的故事。电影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征路上,一支由伤兵与卫生员等组成的红军队伍,历经艰险,来到湖南汝城沙洲村,村民们因为害怕“过兵”都躲进了深山中。董秀云等三名红军女战士被瑶嫂徐解秀迎进了家里躲雨。尽管徐解秀家里非常贫穷,连一床棉被都没有,但是她却拿出了家里的红薯给红军女战士充饥,还拿出了的盐巴给红军战士疗伤。作为红军卫生员的董秀云发现徐解秀的孩子因为疟疾正在畏寒
04
2020/12
以恒心守初心,以生命担使命 ——《半条棉被》观后感
9月18日下午,由医院党委组织的“迎国庆·光影铸魂”主题党日活动中,全体党员集体观看了党性教育题材的热播影片《半条棉被》。影片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州村徐解秀老人家中,看见乡亲家里天冷没有棉被,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评价:“什么叫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来给老百姓的人。”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初心是什么?初心,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对百姓的牵挂。一床被子在现在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家徒四壁的新婚夫妇和漫漫长征路上的女红军战士来说,都是生的希望。显然,风餐露宿的三个女红军战士更需要一床棉被,可是她们却要把棉被送给老乡
04
2020/12
“八佰”精神永存 --- 观影《八佰》有感
单位组织观看爱国教育电影活动,我有幸观看了一部振奋人心的影片----《八佰》。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讲述了发生在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孤军奋战4昼夜的情景。战场与租界一河之隔,也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没有人天生是英雄,英雄都是从凡人中走出来的。这场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敌强我弱、兵力悬殊,谢晋元领着四百将士,以八佰对外号称,把仓库当坟墓,以决绝的态度,奋力反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八佰》画面中,不仅有战争的残酷,更有爱国人士的人性光辉。充满窒息、压抑、悲痛,到热泪盈眶,只要是有血性的中国人肯定都想上前助我将士之臂力、诛妖孽而杀之、、
04
2020/12
“半条棉被”映初心,攻坚克难为儿童
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考察,第一站是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半条被子”专题陈列馆,总书记仔细视察并指出,“今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仍然倍受感动。“半条被子”讲述的是红军长征时期,3名红军借宿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的时候,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的故事。9月18日下午,医院党委组织开展“迎国庆,光影铸魂”主题党日活动,我和我院100余名党员看完电影《半条棉被》,感触颇深。新时代,物质生活逐渐富裕的我们,早已不缺这“半条被子”,但是这“半条被子”的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所一直需要
04
2020/12
信仰的力量——观《勃沙特的长征》有感
傍晚,独自走在下班途中,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断敲打着雨伞,突然,一阵沁人的桂花香跟我的鼻子撞了个满怀,我忍不住猛吸了几下,好熟悉的桂花香啊,垂暮的勃沙特闻到桂花时颤巍巍起身的模样不禁浮现在我眼前......红六军团长征经过贵州,戏剧性地与传教士勃沙特相遇。军团请求勃沙特帮忙翻译法文地图,但勃沙特却一直固执地坚持他的宗教信念,不参与政治斗争,所以他拒绝了红六军团的请求。此后,因红六军团与敌周旋过程中的特殊局势,不得不带着勃沙特一路转辗,他们一同生活了十八个月之久。英勇的红六军团在环境极度恶劣、冬天食物绝迹、国军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为了信仰、为了中国的胜利,不分日夜连续行军;在战场上敌我双方殊死搏斗,但
03
2020/12
你的生命我来守,我的幸福我做主
从11月初以麻醉护士的身份进入麻醉手术科已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里是省级重点专科,是全国“小儿麻醉培训基地”,2019年12月6日牵头成立了湖南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并担任主委单位。这里无疑是优秀青年的向往之地。然而吸引我的,不仅仅是职业前景,不仅仅是张弛有度的节奏,还有浓厚的人文氛围、家人般的温暖和关怀。这也是我们这次新进的年轻人不约而同的强烈感受。手术室一直是我好奇又陌生的地方,刚进手术室的一刹那,这里的“高大上”已然超出我的想象。这里标识醒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环境一流。有温馨的自助咖啡机及自动按摩椅,还有让人幸福感满满的“患儿家属等候间”。等候间内是充满童趣
02
2020/12
实习的收获
在新生儿三科短短的一个月,我才真正的领域到什么叫“生命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这句话。在自然界,生命总是要遵循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但是在新生儿三科,总是有一些小宝贝们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这个世界的美丽,提前来到这个世界。颅内出血,败血症,新生儿肺炎在科室总能看到,这些恐怖的疾病悄悄地找上这些脆弱的小宝贝们。此时就有一群美丽的天使在后面阻挡疾病,为宝贝们保驾护航。记得第一天来到新生儿三科,我就感觉到这个科室跟别的科室不一样,它显得更加的安静,宽敞。重点是,他是没有家长的陪护,这就意味着我们就是这些宝宝的爸爸妈妈,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因为是新生儿,意味着她们更
30
2020/11
康复中心— 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在这个特别的2020年,一个朝阳似火的少女,离开了美丽的家乡,怀着崇高的理想与对前辈的敬佩,踏着坚定又愉快的脚步来到了湖南省儿童医院,开启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段旅程。旅程初始,就满心欢喜地加入了一个充满欢笑而又温暖的“大家庭”。人们总说“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我想,一定是有很特别的缘分,才让我来到了像家一般温暖的康复中心,遇见了一群亦师亦友的老师。踏入科室的第一天,就迎来了第一个难关—搬家,这是个巨大而又繁琐的工程。搬家的那些天,每个人都在来回奔波,虽然匆忙,但却也井然有序,只见一车又一车的物品,一波又一波的病人,都成功安全的到达了新大楼,那一瞬间,顿时觉得我们的劳累与汗水
25
2020/11
一面特殊的锦旗 ——这是一份迟到和最真挚的鼓励
11月24日下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的医护人员像往日一样紧张地忙碌着,突然门铃响起,当时接到门铃的我非常迷茫,会是谁?一个声音传过来:“我找黄娇甜和卢秀兰主任,我是四年前的铭铭(化名)的家属,给你们送锦旗的”。我很纳闷,四年后怎么还会来送锦旗?带着些许的讶异和好奇打开门接待了他们。四年过去了,我依稀只记得爸妈的模样,孩子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襁褓中的婴儿了。如今的他健康而活泼,看到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样子,心头一股暖流涌现出来,也许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吧!为什么四年后家属会给我们带来这一份迟到和真挚的鼓励呢?四年前孩子经历什么呢?思绪回到了四年前的那一刻,患儿因为“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严重脓毒
25
2020/11
ICU & 一个照射生命阳光的地方
对于在校的我来说,实习是一份考验,考验着我对角色是否可以很好地转换;实习也是一种期待,期待曾有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时光如梭,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在一个月前,我怀揣着一份惶恐,一份对未来的不安,以及对能否适应新环境的担忧来到了一个全新的科室—ICU二科,刚进入这个集体的瞬间,我内心的所有琐碎瞬间消失殆尽,涌上心头的是无尽的激情和责任。进入科室的第一天,陈红老师带我们熟悉了ICU的工作环境,讲解了一些最基本的要求,以便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到新的工作环境中来。自小在我的印象中ICU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患者躺在床上痛苦的呻吟着、护士面色凝重步履匆匆地忙碌着、呼吸机嘶嘶作响、监护仪滴滴鸣叫,向死神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