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陈智主任的带领下,成功完成1例主动脉重度缩窄的支架植入治疗,这已经是本年度完成的第4例主动脉缩窄支架植入术。这一成果标志着我院在重症先心病介入治疗领域迈入国内先进行列。
主动脉缩窄作为一种凶险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主动脉是人体最大最重要的血管,患病儿童主动脉管腔狭窄,如同血管中筑起 “堰塞湖”,使“生命的通道变窄”,会导致上肢血压异常增高、下肢供血严重不足,若未及时治疗,患儿会发生严重高血压、脑出血或心力衰竭。传统开胸手术需切断肋骨暴露心脏,术后恢复周期长达 ,且有再狭窄风险;而支架植入术通过 股动脉穿刺创口即可完成治疗,创伤小,术后 24 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这对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而言意义重大。 11 岁的小飞(化名)是这项技术的直接受益者。因主动脉缩窄导致的高血压,他在体育课上多次晕倒,辗转多家医院均建议开胸手术。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后,由陈智主任带领的心内科牵头,在心胸外科、麻醉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创新采用 “球囊预扩张 + 分步释放” 技术:先通过球囊轻柔扩张狭窄段,再支架精准送达。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原本仅 4 毫米的管腔被成功扩张至 15毫米,血流速度从每秒 1.8 米降至正常的 0.8 米,成功扩宽了生命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小飞家庭经济困难,科室了解情况后,积极为其申请慈善基金,最终减免了大部分医疗费用,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
这一系列突破使得湖南省儿童医院成为中南地区常规开展该技术的儿童专科医院之一。陈智主任带领的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团队,在儿童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成果丰硕。总介入治疗量已突破 7000 余台,居省内领先水平。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科室熟练开展儿童射频消融技术,成功为众多患有心律失常的患儿解除病痛,手术成功率高,复发率低。近年来,团队持续关注心脏修复新型材料领域发展,亲自参与多项新材料封堵器的研发与临床研究。2021年起,中心参与多项全国多中心生物可降解封堵器的上市前临床研究,均顺利完成病例收治。
除了在技术上不断突破,科室还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心上,尤其关注患者的经济负担。科室积极与多家慈善机构合作,大力推广慈善基金救助项目,安排专人负责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办理基金申请手续。仅过去一年,就有近百名像小飞这样的患儿通过科室申请到慈善基金,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医疗费用减免,让更多家庭在面对高额医疗费用时不再绝望,能够安心为孩子治疗。展望未来,团队力争使让先进技术与人文关怀跨越地域与经济的界限,为更多儿童的心血管健康撑起一片晴空。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