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艺是一名来自江西的12岁女孩,读小学六年级,在校成绩好,但近1月出现视力快速下降,当地视力检测:右0.15,左0.25。眼底检查发现视神经稍水肿,双眼黄斑区未见明显异常。当地核磁提示脑干左侧、双侧基底节区异常信号灶。
7月14号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经眼科、医学遗传科、神经内科、放射科多学科MDT协作,当地MRI片提示双侧壳核及脑干左侧片状异常信号,眼底相关检查显示双眼峰时基本正常,幅值下降,未见KF环,考虑遗传代谢性疾病或线粒体病。7月25日,快速增强版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提示:患儿线粒体基因座MT-ND6检出热点突变m.14487T>C(变异比例81.1%)。该变异是导致线粒体病的致病变异,临床可表现为Leigh综合征,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以及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癫痫、视神经病变和上睑下垂。Leigh综合征又称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多于婴儿或儿童期起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中枢及周围神经、肌肉、内分泌、胃肠道及心脏等系统。
线粒体DNA突变导致的线粒体病通过母系遗传。患者的母亲可能具有线粒体DNA致病性变异,并可能表现出该病的轻微临床表现;许多患者没有线粒体病的家族史,可能是母体线粒体突变异质性水平低于致病阈值,或患者是新发的线粒体DNA致病性变异。本病例患儿的致病变异遗传自母亲,母亲变异比例19.5%,母亲目前无明显异常。
检出基因致病变异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如先证者的母亲检出线粒体DNA致病变异,则先证者的所有兄弟姐妹都有遗传致病变异的风险,风险大小取决于异质性水平、不同组织间异质性水平的差异以及特定变异的致病阈值。因线粒体变异在不同组织间存在变异比例差异,可以血液和尿液同时送检,以评估异质性与疾病严重程度。
该病例的快速精准诊断再次证实了我院多学科MDT协作和基因检测在临床疑难急重症的诊治水平。且快速增强版全外显子组测序集全外显子组检测+CNV检测+线粒体检测于一体,既能较传统的线粒体环测序优先出结果,又可减轻患者的检测费用,体现了我院快速增强版全外显子组测序在临床基因检测方面的优势。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