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了一名家住岳阳平江的2岁男孩铭铭。3天前家长发现他左侧鼻腔有红色“肿物”,鼻背部肿胀,伴有反复鼻出血、溢泪、双下肢疼痛、持续低热,家长带其于当地医院就诊,予CT检查提示左侧鼻腔近鼻腔庭处结节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家长立即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行电子鼻咽镜检查示左侧鼻腔前端见隆起凸出,哭闹用力时见血迹渗出,触及“肿物”较硬,副鼻窦MRI平扫+增强示左侧鼻腔前部及鼻孔处囊性病变。
入院后患儿仍然存在反复低热,反复渗血,科室医师立即完善相关检查,发现孩子各项感染指标升高,心肌酶等指标升高,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科室邀请眼科、血液肿瘤、血管介入科、神经内科、骨科等多学科会诊,由于家长否认异物史,根据检查结果,经过多学科讨论,建议在感染基本控制后,实施全麻下左鼻腔探查术。5月19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师在全麻下为铭铭实施了“鼻内镜下左侧鼻腔探查术。术中发现左侧鼻腔红色“肿物”堵塞整个鼻腔,少许渗血,用专科器械剥离出1.5cmx1cm左右“肿物”,经仔细查看竟为红色水宝宝。同时发现其鼻腔粘膜已糜烂腐蚀,鼻甲结构形态不清楚。需要继续治疗。
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匡玉婷提醒广大家长,我院已收治多例水宝宝引起意外伤害。“水宝宝”又称水晶宝宝、海洋宝宝、水精灵,由吸水树脂(如聚丙烯酸钠)制成,由于颜色艳丽,形状各异,非常吸引孩子的眼球,家长喜欢买此类玩具给孩子玩耍,但也常常忽视了它带来的意外伤伤。水宝宝遇水后可膨胀数十倍,如果误吸至气道异物可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堵塞鼻腔除引起呼吸不畅,还可摩擦鼻腔黏膜,导致出血、溃疡或炎症,误入肠道可导致肠梗阻而有生命危险。建议家长不要给3岁以下孩子购买水宝宝玩具,平时加强照护,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的视线;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不可将小物体塞入鼻、耳、口腔。一旦发生意外伤害,及时到有条件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就诊,切忌盲目自行处理。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