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科:多学科协作,精心特护成功救治假性动脉瘤极早产儿
2021/03/09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353
假性动脉瘤是动脉创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瘤体的增大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及肢体坏死等严重后果。成人发生率较高,小儿少见,新生儿更为罕见,省内尚未见报道。日前,我院新生儿三科就收治了一例右侧腹股沟假性动脉瘤的极早产儿,经过我院多学科协作、医护团队一起攻坚克难,于今日康复出院。
1月22日,胎龄仅29+1周的极早产宝宝由我院转运中心接送入院,收入新生儿三科。刚入院时,这个出生12天、体重仅1.56kg的极早产儿病情极其危重,除了各个系统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生命体征不稳定之外,右下肢腹股沟处还有一个明显隆起、发亮、15*10mm大小的不明包块,入院后立即给予暖箱保温、高流量氧气吸入、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入院的彩超检查显示该包块为假性动脉瘤,考虑到该病在新生儿比较罕见,科室主任黄瑞文主任医师立即组织普外科、心内科、麻醉手术科、新生儿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对该患儿右下肢腹股沟处的包块进行全院大会诊。
假性动脉瘤很少自愈,对于成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B超引导下注射凝血酶以及手术和物理压迫,但该患儿胎龄小、体重低、各器官不成熟,B超引导下注射血凝酶风险极大;而手术需自体血管截取、自体血管重建,难度大、风险高。为了将治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综合专家意见,主任黄瑞文最后决定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对该患儿瘤体处予以局部加压包扎,以阻止动脉瘤体继续增大,同时防止相应并发症的形成。
为了更好地落实各项治疗措施,科室护士长肖艾青特意加派24小时专人特护,严密观察患儿右下肢血运及肿胀等情况,并每半小时抚触按摩局部,以促进静脉回流、尽量减少血栓等并发症的形成。
通过医护人员四十六天的精心治疗,该患儿体重由入院时的1.56kg增长到3.12kg、生命体征平稳、吃奶好,其他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于3月6日痊愈出院。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