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西藏,抬头是璀璨争辉的星河,低头便一头扎进蓓蕾初绽的花海,迎面处处是暖兮如阳的笑脸。经幡飞扬的海色高原即将迎来吉祥的格桑花,还有藏族同胞欢歌载舞的雅砻文化节。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雪域净土郁郁葱葱的“慢”生活瞬间变得紧张与凝重,为了藏区人民的安全以及全国防疫抗疫工作的大局,党和人民政府及时按下暂停键,共克时艰,为雪域高原早日回归安宁与安全不遗余力。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作为接受组织托付的援藏干部,我们责无旁贷需要按下的是快进键,为人民群众筑起防疫的坚强堡垒。
8月8日,扎囊医疗短援队全体医生接到指令迅疾各就各位,响应组织统一安排,投入到战“役”中。全区全民核酸检测开始,医务工作者太稀缺,核酸检测压力很大,我和援友们主动请缨参与核酸采集工作。我被分配到边远偏僻的桑耶镇采样。藏区地广人稀,采样点的布置也比较分散,各个采样点之间的转场大费周折,很多地方车辆无法通行,只能靠两条腿翻山越岭,远的需要2个小时。同事们常常在人困马乏中笑称这也许是我们一生中走过最远的路、爬过的最高的山,流过的最多的汗。真正考验我们的其实并不是苦和累,而是强紫外线全天候的覆盖,以及高原反应的随机侵扰,再加上“大白”的行头让我们的每一步都变得无比沉重甚至踉跄,每天使尽洪荒之力仍然会有些意犹未尽的焦灼和遗憾。
因每天要辗转几个采样点,为了更多更快更好的完成检测工作,我和同事们必须要求自己起的更早,睡得更晚。采样时经常会遇到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或病人,以及居家隔离人员,特殊情况无法将他们组织集中到采样点,需要统计人员数量及所在区域,挨家挨户上门采集核酸,工作量很大。
记得最艰难辛苦的核酸任务是到青朴沟给山上的僧尼、村民们采核酸。山高谷深的地理条件下,村民居所及僧尼修行的洞穴从山脚分布至山顶,核酸检测和排查的工作非常具体,也非常复杂。累中有乐的是,大多数力所能及、腿脚方便的僧尼和村民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配合,不折不扣的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防疫抗疫政策,自觉有序的集中在广场接受核酸采集,有效的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但是,仍有很多在山上闭关修行的僧尼,以及年迈的腿脚不便的老人需要我们上门采核酸。青朴沟海拔4300米,山顶海拔更高,虽然是羊肠小道,但有些地方还是需要手脚并用的。烈日下,穿着大白的行头上山下山来来回回4个多小时,汗水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每一步都是煎熬,每一步都是疲惫。但途中我们总会遇到藏族同胞们淳朴的笑容、体贴的祝福,虽然脚步沉重,但倍感欣慰,同时也鼓励着我继续前行。山上住着一位卧床多年的老奶奶,上门检测时我们发现她患有大骨节病,随行的藏医尼玛卓玛当即就为老奶奶实施了放血和针灸的疗法,缓解了关节肿痛的不适。老奶奶殷情倍至的祝福和款待,让我们几小时的爬涉瞬间变得轻松与值得。在另一处洞中修行多年的僧人,听闻我是不远千里来西藏支援的医生,慷慨热情的赠予我一袋他们熬制的甘露丸,可以帮助我强身健体,并虔诚地为我和家人诵经祈福.....
疫情期间,和我一起并肩作战的队友们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战斗,大家这么努力,只为了一个心愿:天下无疫、山河无恙、人间皆安、繁华与共。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无悔我在扎囊这一年的援藏生活,从其所学、所想、所知、所得都将使我受益终生。尤其这一段非同寻常的抗疫生活,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生的甜与光荣。阴霾终将过去,愿我们与藏族兄弟姐妹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待春暖花开之时我们能走在街头互道一声“扎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