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分享
十年“医”路,不负韶华
2022/05/12 来自: 本站    作者: 颜晓敏 急诊科 浏览:2560

十年,梓园路两旁的梧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十年,医院中庭花园里的茶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十年,我由一名单纯的、满腔热血的医学生退变成了如今沉稳冷静、独当一面的儿科急诊护理人。十年时间,见证时代的变迁;十年时间,见证儿医的蓬勃发展;十年时间,历经我一路向阳成长。面对工作我有过热情、有过迷茫、有过抵触;面对患儿也有过同情、有过欢笑、有过泪水;面对家人也有过争吵、有过愧疚、有过感谢。十年“医”路,不负韶华,我仍坚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充满爱的、充满有温度的急诊护理岗位上。

我是一名儿科急诊护士,这是一个特殊的科室,患儿病情急且变化快,大多都是婴幼儿,只会哭闹不会表达病情,这些特殊性,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耐心去识别病情。一路上我们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但我仍庆幸能在儿医急诊科与科室老师姐妹们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病魔战斗,“医”路向阳,温暖同行。

 因为青春,我们谱写着生命的伟大,因为活着,我们绚烂着生命的美好!可是,在医院,在这种白色恐惧氛围的笼罩下,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类生命的弱小与可怜!十年前,初入临床的我,遇到了一个男孩,一个被疾病缠身而依然乐观坚强的小男孩,让我对生命有了另一番诠释! 那是在一个阳光姣好的午后,急诊大厅人满为患,我接诊了一位病人,小孩大概四岁左右,由妈妈带着!他们不同于其他病人,少了左顾右盼的慌张,也没有因疾病而显现的忧心重重,从他们眼神里看出的是一份淡然,一份对生命的洒脱,就是这一个眼神,让我于这个嘈杂浮躁的人群里记住了他们! 小孩名叫小锐(化名),是一名地中海贫血患者,来我们医院接受治疗已经有好多年了!小锐是在一岁左右被查出患有地中海贫血,在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后,需要每隔一个月左右来医院进行复查输血进行治疗!春去秋来,草木荣枯,来来往往,已经有三年多了!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能想象小锐及他的家人经历多少绝望无助承受了多少困顿不堪,如花般灿烂的年纪,本该无忧无虑,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快快乐乐的成长,而上帝给了他另一种人生,让他过早懂得了死亡的必然,让他过早的成熟懂事!给他做治疗打针时,他不哭不闹,超越年龄的理智,似乎已经坦然接受。从他的眼神里读出的是漠然与无畏,每每与他交流,他也只是轻轻喊我一声阿姨,不愿与我们过多的交流!一个四岁的孩子,一个常年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孩子,没有被疾病打倒,而是勇敢面对,坦然接受!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十年,120个月,3650个日夜,一路历经,一路成长,我护理的这条道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和小锐一样病情的孩子,他们用坚强、乐观影响着我去敬畏生命。

生命如飞沙从鬓角吹过,没有留痕迹。也数不清这是我在急诊上的第几个夜班。在这无数个夜里,来来往往的病人,有千钧一发的生命抢救,有感冒发烧病人的及时处理,有新生儿患者的及时安排入院,有异物病人的正确处理,有食物中毒患儿的洗胃和宣教,有噩性肿瘤病人的弥留……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个夜里,以爱之名,给过他们温暖,以使命之责,拯救生命。回首,我依然记得每一个生命的颜色!又是一个深夜,那个患有神经母细胞瘤的患儿已经全身多出转移。神经母细胞瘤是原发于神经节、由未分化的神经母细胞组成的恶性肿瘤,也是幼儿常见恶性肿瘤。不到一岁的小朋友,还没有来得及感受世界的精彩,还没有享受父母爱意的温暖,襁褓中的她或许无知便是最好的善意。在这个夜里,我除了多去看看她,多给她们一家人一些温暖,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去缓解患儿父母的伤心与无奈。在离开病房转身的那一刻,看到了妈妈红红的眼睛再也没忍住低声抽泣起来,我的心如刀绞。作为医生护士,我们的使命是救死扶伤,可是仍旧有那么多医院领域无法攻克的疾病在折磨着善良的人类。希望天堂没有痛苦。

上班十年,在急诊科,有得到家长认同而对你心存感激的,同样有被家长谩骂伤心委屈的。留观输液是儿科急诊的又一特色,而静脉穿刺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如果遇到穿刺困难被扎了两针或两针以上的,家长就会发飙,指责护士没有同情心,没有医德,技术不行等等。这样的委屈我们都受着,只要小孩子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慰藉,毕竟我们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我们只需做好我们本应该做好的事情便问心无愧。

2020年,我们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我们众志成城,终迎来春暖花开的胜利。2021年,我们初心不改,无惧挑战。其实,有多少人会知道,在严密的口罩下面,是我们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我们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在家是宝贝,在岗是天使。又会有多少人会知道,在闷热的防护服内,有炙热的汗水,浸湿的衣衫,还有无条件的坚守。在长沙36℃的高温下,在午后直射的阳光中,我们没有退缩,决不言败,是儿医急诊人的责任和担当。常态化疫情防控,三级预检分诊,层层把关,每一次的绝处逢生,每一处的柳暗花明,是儿医急诊人不曾言弃的力量凝结。

十年时间,一路风雨兼程,一路上,不断褪去了青春的稚嫩,收起了花枝招展,打败了娇气矫情,用沉稳、谨慎、专业、温暖见证了我的“医”路成长。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五月,一个充满了希望、温馨的月份。五月的阳光充满活力,裹挟着生命的使命,含苞待放。一年又一年,我们又在五月,迎来了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我也迎来了属于我的第10个护士节。十年护理路,有太多工作经历,给予我力量,激励着我努力工作,让我直面工作挑战的勇气。走过的十年,青春而美好。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将依然保持青春之心,急诊这条路,任重而道远,我将且行且努力!

原创文学
史铁生的子弹,终将击中眉心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十三四岁的夏天,我在路上捡到了一把真枪,因为年少无知,我扣动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我还以为开了空枪。后来30多岁或者更老,我在路上走着,隐约风声在耳边响起,我回头,子弹正中眉心。”有人是这样形容认知的滞后性的。多年后,我也被《我与地坛》这颗子弹打中了眉心。遥记高中时期,在语文试卷上,我依稀记得有一道阅读理解题,试卷给出的是《我与地坛》的节选,有一道题目大概是问从选文中体现了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填的的一个成语“身残志坚”,那大概是我在那个年纪、在老师的课堂上所能理解的全部了。我从未了解过作者的生平,却用当时的标准答案定义着一个人的全部。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出生不久便诊断为先
2025-08-14
感恩·成长·守护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新生儿科三病区的实习已满月。回首这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日子,我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不舍。记得入科第一天护士长就热情而细致地给我们进行入科宣教,告诉我们NICU的护士除了精湛的专科水平外,还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听完入科宣教后,总带教老师何丽带我们进入病房,看着保温箱里那些攥着小拳头、闭着眼睛熟睡的小家伙,心里泛起阵阵暖意,却又紧张得无所适从。看着睡在暖箱里如此娇嫩的小宝宝,洗手后我好想去摸摸,去抱抱她们,但又不敢。“别担心,你们先看、先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不懂就问....”,就这样带教老师用最细致、最耐心的方式,一步步为我们示范和解锁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学问
2025-08-14
守护苏醒的温柔力量
踏入麻醉恢复室之前,我曾天真地以为,守候病人醒来便是职责的全部。然而,当真正置身其中,这份刻板印象瞬间被彻底颠覆。这里,是与病房、门诊迥然不同的战场,目光须臾不离跳动的生命体征,神经时刻绷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险情。报到首日,老师的谆谆叮嘱便凝练为两个沉甸甸的词汇:“仔细”与“观察”。对于刚历手术创伤的稚嫩生命,病情常如风云诡谲。儿科患儿体征变化尤为迅疾,术后躁动、呼吸抑制的阴影更如利剑高悬,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牵动安全的神经。正是在一次次惊险时刻的见证中,“安全系于毫厘之间”在儿科护理中的千钧分量,连同敏锐洞察力的无上价值,深深烙印在我心间。老师们精准判断、迅疾施救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观
2025-07-16
双向奔赴的温暖:一位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治愈系”师生情
在临床实习的旅途中,一位好的带教老师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医学生职业初心的守护者。近日,我们康复中心的带教老师彬彬(化名)和她所指导的实习同学之间的温暖互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实习生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那些“不起眼”却充满温度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了医疗工作中“师与生”之间的美好联结。一、“她像姐姐一样,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归属”“原来好老师真的会发光”实习同学在笔记中这样写道。作为初入临床的“新人”,她原本对紧张的实习生活充满忐忑,但带教老师彬彬的细致关怀让她迅速融入了新环境。实习同学在聊天中说道“我在这个年龄段其实是很迷茫的,每次彬彬老师和我说完之后我就会有一种拨云见雾的感觉”彬彬
2025-07-16
窗棂之外,霞光灼灼
住院部18楼病房的窗边,目光被那片绚烂的晚霞深深攫住,仿佛踏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之境。夕阳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挥洒着手中的画笔,将天空染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灵动的火焰,在云朵间肆意燃烧、跳跃,时而聚成一团炽热的火球,时而散作一片绚烂的霞光。那色彩,从深邃的紫到热烈的红,再到柔和的橙,层层叠叠,相互交融,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远处的建筑,在晚霞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柔和而温暖,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笼罩,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病房里的孩子们却无暇欣赏这绝美的景色,他们就像一群被囚禁在笼中的小精灵,8床的小男孩,在病床上不停地扭动着身体。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窗外,小手不停地拉扯
2025-07-16
从校园到临床的温暖初体验
怀揣着对护理工作的憧憬与期待,我走进了实习生涯的第一个科室—急诊综合病房/中西医结合病房。于我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成长旅程,从最初那些手足无措与慌乱,已慢慢沉淀为一些更为复杂的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对护理这份职业最原始的温度。精益求精:严谨规范中守护安全在学校时,护理操作总是按部就班的在模型上练习,而真正踏入病房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严谨与规范。第一次跟着刘娇老师巡房、打针、换药,每一步都让我真切体会到“责任”二字的分量。老师们严谨的核对流程、耐心的沟通技巧,让我明白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爱与专业的结合。堪称医疗安全“金钟罩”的“三查八对”制度虽然繁琐,但老师们从不偷懒简
2025-05-13
春风送暖,爱满心间 普外二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姐妹送上节日祝福
三月的春风送来温暖的气息,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病房主任黎明,护士长张莉,3月7日一早来到科室,为科室的女同胞们准备节日的惊喜。一、精心准备:凝聚心意的节日礼物。清晨7点,张莉护士长已经开始了她的"秘密行动"。她轻手轻脚地将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摆放在医生办公室,粉色的康乃馨、淡黄色的香槟玫瑰,还有象征着希望的向日葵,每一朵都饱含着对女同胞们的祝福。黎明主任将一个精美的蛋糕放到了医生办公室。蛋糕上点缀着白衣天使的图案,蛋糕整体以纯洁的白色为主,表达了主任、护士长对重要时刻的珍视。旁边还摆放着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各种花茶、果茶,每一件都经过主任、护士长的精心挑选。这些
2025-03-07
感受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冬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春的脚步便已悄然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用它那独有的温柔,唤醒了我新的目标与憧憬。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喜欢在这样的雨天,撑一把伞,漫步行走。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春天在轻吟浅唱。每一滴雨,都像是春天派来的使者,带着清新与润泽,洗涤心灵。走在春雨润泽的道路上,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区楼下的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在雨滴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树枝抽出了新芽,路旁的花朵也在含苞待放。看着这些新生的生命,我的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填满。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每一个生命都
2025-03-03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