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消化内科支援的第八天,发生了一件让我倍感欣慰的事情。
今天是我和刘倩的晚班,也是来这边的第二个晚班,一个难忘的、忙得起飞的晚班。病人总数47人,病情危重者7人,我们接班时有17个正在输液的患儿。我们班上收了5个新病人,加上白班未出医嘱的新病人、临时补液的老病人和晚上Q12的治疗,几乎每个病人都有治疗。还有10个打奶的患儿,5个做雾化的患儿,3个发口服药的患儿,2个全麻术后的患儿……可想而知会有多忙。为了尽可能地把时间还给患儿,在保证护理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争分夺秒,走路带风,两步并作一步走,争取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预见性地在床头铃响之前来到病房为患儿进行换药等操作。在护理工作如此繁重、紧张的情况下,此时的我们,多么希望自己会分身术,拥有三头六臂,或能长出一双翅膀或可以变成脚踩风火轮的“哪吒”,让我们可以更迅速地去到患儿身边,及时解决患儿的问题。
63床的琪琪(化名)是一名消化道异物术后的2岁多患儿,正处于恢复期,她由奶奶和妈妈照顾着。这些天我都是她的责任护士,每次一到她床旁我都会甜甜地叫她名字,因为她的名字与我女儿相似。由于琪琪(化名)现在不能自主进食,只能鼻饲牛奶。晚上当我给琪琪(化名)鼻饲牛奶时,她不哭不闹,非常配合,原来一看见护士来她床边就会哭闹不止的她现在可乖了。
她奶奶说:“宝宝,你喊阿姨啊。”她沉默不语,只是很安静地看着我的手。然后,她奶奶又说:“你们也辛苦啊!护士阿姨你怎么上了白班又上晚班?”
我笑了笑说:“奶奶,您可能认错了。我今天没有上白班,我是前天和昨天上的白班,今天晚班。我们护士都戴着口罩和帽子,衣服也是一样的,看起来差不多。”
琪琪(化名)奶奶说:“其他人我可能会认错,但不会认错你,你很特别。我虽然不知道你的名字,但你走路特别快,接铃子特别快,每次我一按铃你就立马来了,然后声音又特别温柔,做事又快又好,反正我记得你。”
“特别”这个词,我是第一次听家长这么形容我,口罩后的我不禁开心又欣慰地笑了。来这里才短短几天,就能被一个家长记住,真的很感动。
晚上九点左右,由于接针、换药的很多,又有新病人要接待和医嘱处理,还有其他突发的一些情况要处理,主要负责治疗的我两边跑着换药、封管、打奶,有点搞不赢了,这边才接完针,那边换药的铃子又响了……
琪琪(化名)晚上也有治疗,当她打完了要封管时,我刚好从别的房间换药回来经过她的床位,但是封管液在无菌间的治疗车里。为了不让我来回跑,琪琪奶奶体贴地说:“宝宝,阿姨忙不赢,我们跟着阿姨去护士站那边吧。”语罢,一阵暖流涌上我的心头,瞬间疲惫感消失了一大半,原来我们的忙碌和辛苦有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这是晚班发生的一件小事,却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和倍感欣慰的一件“趣事”,让初来乍到的我有了归属感和亲切感。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从心开始的,你我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就会收获理解与包容。护患沟通亦是如此。不由得想起易利纯护士长经常对我们说的:“我们医护人员要用同理心和共情去对待每一名患儿及家属,多站在病人和家属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为患儿考虑,一切以患儿为中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氛围,用最专业的治疗及护理方法去服务患儿,守护患儿的健康,那么自然而然,医患纠纷和投诉就会减少,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也会提高。”
茫茫人海中,我们的相遇皆是缘分,请怀着感恩的心去对待每一日的挑战,愿有岁月可回首。在这个特殊时期,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我们携手同行,守“胃”儿童,让他们健康“肠”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