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长沙市雨花区新增报告1例外省外省旅游返长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检测者,疫情发生后,雨花区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第一时间启动大规模社区核酸检测工作。
10月20日22点30分我院接长沙市雨花区卫健局通知,需紧急调配50名核酸采集人员。通知发出后,来自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的临床护理人员迅速完成招募,而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当晚,虽然已是深夜,我却意外地失眠了,万千思绪交织在脑海,激动地久久不能平静。作为感染科护士,尽管接受过多次院感和穿脱防护服培训,有核酸采集经验,我还是担心自己有哪里做得不到位,默默地将穿脱防护服和采集核酸操作视频翻看了一遍又一遍。临睡前,特意调了起床闹钟害怕错过信息。果然,一醒来,就看到了八点集合的通知,来不及多想火速赶往集合地点。
我们的队长是感染科之前的护士长马媚媚,作为增援队队长,护士长终于有机会如愿与大家并肩奋战。在短暂的分组后我和其他两个小伙伴们、社区工作人员顺利集结,立马奔赴核酸采集点。当天我们负责的是和平小区的核酸采集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预计采集人数是4000人,在那里他们已早早地摆好桌椅、搭好帐篷,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我们到了。看着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来不及感叹只能飞快地穿好防护服尽可能快地去采集。
有些人是第一次采集核酸,我简短地指导他们张嘴发“啊”,采集完后,他们第一反应是“就可以了?”我点头示意 “嗯,可以了。”其实,采集核酸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恐怖,只要配合,数秒钟就能搞定。遇到年龄小哭闹不配合的宝宝,我只能拿出自己惯用的那一套哄骗方法,“崽崽,张开嘴巴,阿姨给你喂棒棒糖好不好,你尝尝是什么味道?做完爸爸妈妈给你买玩具。”虽然知道是在欺骗幼小的心灵,内心有罪恶感,但不得不说有一定的成效。
在那里,时间仿佛停滞了,我不知道时钟停摆在哪一刻,也不敢放大自己的不适,看着人群逐渐减少、旁边逐渐增多的采集好的标本袋心里有种莫名的成就感。明明看起来是阴雨绵绵的天气,大约临近中午时分,太阳冲破了层层阴云。起初阳光洒在身上暖暖的,但很快就变成了焦灼难耐的闷热。因为担心湿冷、感冒,在穿防护服前我机智地在工作服上加了毛衣,太阳的出现给我来了个措手不及。防护服的密闭、不透气使热度很好地被保留在体内,我似乎能感受到身上的热气在一个劲儿的想往外冒,可惜找不到出口,只能在防护服内翻涌。隐隐地,我感觉到额头上似乎有了汗水,眼睛开始发痒,我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搔抓。慢慢地防护面屏上也氤氲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原本穿好防护服之后视线有限,这下更是多了一种朦胧感。当人群逐渐散去,上午的核酸采集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在短暂的午餐时间过后,我们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采集工作。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像守护神一般一直贴心地陪伴在我们身边,帮我们录入被采集人员的身份信息、按压消毒剂、维护现场秩序和负责周围环境的消杀,全力配合着我们的采集工作。临近晚上九点,顺利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脱下防护服和防护面屏,世界在眼前终于再一次清晰起来,经过统计之后算下来当天我们三个人均采集核酸一千余个,这是我一天中采集最多人数的一次核酸,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经历,虽然一天下来四肢开始酸痛、腰也有点直不起来,但没有人抱怨,第二天当得知所有采集标本检测结果都为阴性的消息,大家都为之振奋,累并快乐着!
尽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在抗疫的路上,在不同的岗位上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地发光发热,积极应对疫情,向着光亮那方用自己的方式奋力前行。就像晨曦中的微光,也许一束光光芒有限,但无数的光束聚焦在一起,一定光芒四射,能迸发巨大的能量。当黑夜隐去,天空渐明,小鸟在枝头欢唱,阳光一定正躲在厚厚的云层悄悄地露出笑颜,等待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