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院工会组织员工观影大型战争题材电影《长津湖》。
1950年10月初,美国侵略者悍然越过三八线,并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71年前的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和朝鲜人民一同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
以前只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一直被称为“立国之战”。是抗美援朝最残酷的战斗之一,是中美双方都不愿提及的战役。也是唯一一场国家主动迎击美国军队,并击败美军最精锐部队,收复“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地区,一举扭转战争局势,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作为第一部表现长津湖战役的战争片,《长津湖》终于被搬上了大荧幕,填补了这个题材的空白。
电影看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帧帧画面浮现脑海。你注定无法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这场战争。遥想志愿军战士,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在“生命绝境”长津湖,秋装对抗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冰雕连就是由此而来。“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更没有打不死的英雄”。
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电影,《长津湖》没有把英雄塑造成神。上一秒还活生生的战友,下一秒就被炸的血肉模糊。这才是真正的战争,连牺牲都不壮烈。战场上哪有时间给你煽情,越仓促,越真实。战场上英雄也怕痛,英雄也要忍饿挨冻,英雄也有父母儿女挂念。但他们更有信仰。建国初期,百业待举,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与美军斗,与严寒天气斗。他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
小时候,外公经常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总是一脸茫然。因为作为80末的一代人,小学语文课本是删减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外公经常给我们讲,当年才毕业的他作为军医随部队开赴东北,每天都在不分昼夜的手术,连续数个日夜不停的救治伤员。
从上甘岭到长津湖,奋战两年九个月,290万人前仆后继,先后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三十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做人梯,忍饥受冻决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志愿军义无反顾地站在祖国前面,成为挡在人民和侵略者之间的那堵墙。如今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我们永远铭记英雄壮举!
去时少年身,归来甲子魂。雷公的一句“不要丢下我一个人”,瞬间泪奔。毛岸英烈士也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毛主席批示“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残酷的战争让19万烈士长眠于金达莱花盛开的地方。今年9月2日,全程直播观看了共和国以最高礼遇接第八批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回家。为了保家卫国,奔赴前线,半个多世纪埋骨他乡。去时胸口红花,归来国旗覆体。别把他们留在过去,你所走过的路是他们用血肉之躯铺平。
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九万八千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不会忘记,坚定信念后义无反顾的他们;我们不会忘记英勇无畏的他们;我们不会忘记视死如归的他们。我们不会忘记历史,祖国不会忘记!
每次电影结束后,习惯性留下看片尾的彩蛋。等了许久,《长津湖》没有彩蛋。走出电影院,天渐黑,华灯初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大街小巷悬挂着国旗,远处飘来欢快的广场舞音乐,孩子们在广场上追逐嬉戏。想到影片中指导员梅生说的,“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山河无恙,国富民强,如您所愿,我想这就是最好的彩蛋吧。
《司马法》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