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只知道五月初五是端午,可是你知道还有古老神秘的“大端午”吗?今天跟大家说下我们家乡的“大端午”。
我的家乡在溆浦,怀化市辖县,位于湖南西部,雪峰山北麓,沅水中游。我们那里一直有“双端午”的习俗,农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而且“大端午”更是热闹和隆重。
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求索于溆浦并生活9年之久,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楚辞名篇,尤以“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闻名遐迩,溆浦乃屈原文化发祥地,是屈原流放湖南时定居较久的地方,也是屈原的第二故乡。受屈原文化影响,溆浦人才辈出。这里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中央委员向警予的故乡,这里还走出了抗英名将郑国鸿、《辞海》第一任主编舒新城、历史学家向达等名人。为传承屈原文化,溆浦境内修建有屈原庙、涉江楼、橘颂阁、怀屈楼、屈原文化广场、屈原学校、屈原大道、屈原大桥,正在逐步打造屈原文化城。
据传,屈原离开溆浦去汨罗时,溆浦人民含着热泪送他上船。屈原五月初五在汨罗江投江,其噩耗是五月十五传到溆浦的,因此溆浦人将每年五月初五为“小端午节”,十五作为“大端午节”来纪念屈原,他们在溆水岸边建起了“招屈亭”,并举行龙舟祭祀。
关于大端午还有一个由来,《溆浦县志》记载:“马伏波(马援)征五溪蛮,令五日进兵,士卒有难色。伏波曰:端午佳节,蛮酋必醉,进可成功,今日乃小端阳也,后将与诸将过大端阳。即进兵,诸蛮果醉,巢平之,乃于十五大饷士卒,遂名曰大端午,至今仍之。”
说起溆浦的大端午,不得不说下扒龙船。溆浦人爱龙舟,俗话说,扒完龙船再认亲!“宁荒一垅田,不输扒龙船!”这种爱,生在骨子里,一辈子不改变。溆浦龙舟古老独特,历史厚重,溆浦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富含魅力,是屈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舟文化节热闹非凡,非常隆重。端午包粽子也是重要的习俗之一,溆浦有别具风味的"枕头粽"。枕头粽,故名思义,就像古时人们睡觉的一种长条的枕头,我们称之为“肉粽子”、“肉糍粑”,溆浦人讲,端午节不吃枕头粽,就不算过节,要吃了枕头粽才算真正的过了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祝愿大家幸福安康,希望家乡也越来越好。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年没有举办大型的龙舟文化节,欢迎大家以后有空去溆浦体验大端午,看扒龙船,吃枕头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