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改变事物的静态发展,五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作为即将正式步入临床的新手小白,我们既期待又有些许的不安与迷茫。上岗前我们有很多情况需要去熟悉、去适应,湖南省儿童医院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给力的岗前培训系列课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课程就是周海银老师负责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早期识别及处理“情境模拟课程。
周海银老师一开始并不讲课,而是告诉我们5人一个小组,分工合作,有人扮演住院医师,有人扮演上级医师,有人扮演护理人员,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与家属沟通,应用我们自己在学校所学来处理一个休克早期的患儿。医学知识博大精深,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白,即使每天已经很努力的汲取知识的养分,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知识点的记忆不全以及遗忘。这次课堂总共分为三个部分,模拟前,模拟中和复盘、总结。随着病情的进展,我们仿佛就进入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模拟的患儿有真实的病人表现,心率快,呼吸快,面色发绀……模拟的过程我们又窘迫又狼狈,磕磕巴巴的进行识别,然后提出解决方案,而老师扮演的家属着急呼救,更加突显了我们的局促不安。随着老师的叫停,我们坐下来反思、讨论。周老师肯定了我们做的好的地方,积极鼓励我们每一位参与的同学发言,发掘问题,暴露问题,讨论问题,我们再自己分析解决问题。我们瞬间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前两天理论课上讲的危重症如何识别的内容吗?可是我们却没有第一时间想起并运用于模拟的案例当中,周老师像解密悬疑大片一样帮我们一步步剖析解决方案,回顾前两天所学的理论知识,教会我们如何灵活运用,告诉我们如何医患沟通、如何沉着面对病人的催促,一下子就加深了我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月明时的豁然开朗,让我们收获甚多。
今天的这堂课完全颠覆了平日我们在学校的学习模式,侧重互动与实践,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与想象力,通过亲身体验实践,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知识再次进行提炼、升华,挖掘我们当时的思维,提升我们的临床实践能力。整个模拟课程需要团队合作,闭环式沟通,对于医师“小白”我们,深深地觉得未来责任很重,使命在肩,需要我们潜心学习,勤于锻炼。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走在岁月的长河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路成长,一路领悟。再过一个星期,我们即将开始一种崭新的生活,进入期待已久的临床工作中,有儿医老师们的护航,我们已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相信自己,未来必将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