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上午是我每周的门诊时间,身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师,进入门诊工作,是为了回访我们科室的出院患儿。因为这些病人有他的特殊性:病情相对比较复杂,治疗后家属及孩子都需要心理关爱。基于这些原因,于3年前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二科开通了普儿内科门诊。
8月12日上午8:00,我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门诊132诊室,习惯性地浏览了今天的挂号情况,一个名字“**睿”立即映入我的眼帘。他是去年因为暴发性心肌炎入院,当时心跳呼吸停止过5次,通过心肺复苏、呼吸机、ECMO治疗获得新生的睿睿。10:00左右,腼腆的睿睿在父母的陪同下进入诊室。“卢主任,你好!,有近3个月没有看到您了。”我说:“是的,长高了,变瘦了也变帅了。”此时在他的脸上早已看不到大病初愈的疑虑和叛逆,更多的是一份自信和幸福。其实今天跟以往多次复查一样,我按部就班地帮他做了体格检查和开了复查的项目,同时也跟他调侃了几句。突然,他说道:“卢主任,今天我要给您一个惊喜!”我说:“还有惊喜?”他很神秘地从妈妈的包里拿出一本书一样的东西递给了我:“卢阿姨,上交我的作业。”我当时很疑惑:“作业?”后来我突然想起了,那是在6个月前我为他特意布置的家庭作业,目的是减轻他因不能过多的参与运动而导致心情的郁结和烦躁,而花得一点点小心思,没想到他还真的完成了。
作为一名临床医师,对于患者来说,我们不单纯只是去治疗,更多的是帮助和陪伴,在患者病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需要陪伴他们,需要陪伴家长,随着病情变化,我们需要安慰他们,在恢复期我们需要促进他们康复。现代医学围绕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和康复,因此我们不能只做身体的诊断和治疗,在疾病后期更要进行患者心理的康复治疗。我们的睿睿在出院后最开始一直跟父母不说话,对家人各种不满和不理解,也不主动跟医护人员沟通。回归家庭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给他及家庭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指导,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他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童真,甚至多了一些成稳和豁达。今天他的母亲非常高兴的告诉我:“卢主任,他现在性格可好了,比生病之前更开朗,为了完成您布置的作业,他也很认真。今天写完了非常高兴,说一定要把作业交给您,他说下次还会有惊喜给您。”
作为一名医者,这也许是最幸福的。这是一份特殊的“作业”,不是学生与老师之间,而是患者与医者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