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2022/05
写在母亲节之前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容颜,那便是母亲的脸庞;世界上有一种最无私的付出,那便是母亲的关爱。母爱如巨大的火焰,燃烧自己,温暖似阳,照亮孩子前行的路;母爱如甘醇的清泉,流水潺潺,绵绵不绝,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母爱如坚定的磐石,坚韧不拔,纹丝不动,守护孩子成长的天空。时光匆匆,掐指一算,今年是我过的第六个母亲节。近来由于疫情的原因,与父母聚少离多,疏于陪伴。最近更是忙于工作,鲜少与母亲通话、视频,也完全不记得哪天是母亲节了。前天女儿放学回来,凑近我的耳旁悄悄地跟我说:“妈妈,我爱你。在我心里,你最美,外婆第二美,奶奶第三美,我自己第四美。还有,我准备了一份特
06
2022/05
黄码采集点之平凡的你
长沙的疫情虽然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作为湖南省儿童医院黄码采集点的一员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特别是最近邵阳又有一波阳性病例,长沙多了许多黄码和带星人员,我们又开始忙碌起来了…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还记得三月疫情以来省卫建委要求医院必须设立黄码采样点,我们作为全省唯一的儿童专科医院义不容辞。3月19日是周六,下午接到黄码采集点的紧急任务后,谢立华主任迅速集结我们体检中心的姐妹们,第一时间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下午院领导带领职能科室查看现场后,最终决定在三住院楼北侧搭建黄码采集区域!3月19日当晚,急诊科赵小平护士长便安排人员对我们紧急进行核酸采集培训。医务部、护理部、物资供
26
2022/04
医路有情,爱暖儿医
医院是一个方寸之间尽显人生百态的地方,有人喜极而泣,有人失声痛哭,有人愁眉不展,有人处之淡然。在门诊大厅入院准备中心每天都能看到行色匆匆带孩子看病的家长。一天,一对焦急的年轻夫妇带着一个2岁的小女孩前来窗口办理住院,小女孩时不时有哭闹、呕吐情况,年轻夫妇满脸愁容,用手语使劲比划着她想要传递的信息,急切的样子竟是那般无奈......从随行的家长口中得知:这对年轻夫妇便是孩子的父母,但却是聋哑人。因为发现小女孩颈部长了一个包块,特地从当地转诊过来的。入院准备中心工作人员张小晴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马通过手写的方式耐心的和孩子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从安排住院床位到顺利办好入院手续,整个过程的沟通对于双方
22
2022/04
读《最美古诗词》有感
闲来无事,喜欢看书的我爱上了一本由徐若央所著的《最美古诗词》。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美不过中国古诗词。最是读书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中国古诗词,道出了多少唯美、浪漫、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轻轻捧起那本书,仔细品读那些诗词歌赋里的爱恨情仇,轻轻哼唱书中的醉人曲调,那些诗人笔下的琴棋书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穿越时空,与我们相拥。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时的美好,情窦初开般的青涩懵懂,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来自于第一眼的磁场吸引力。世人皆觉初遇最美,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有人会努力追求外在美,施粉黛,巧打扮以博青睐。殊不知,“路遥知马力,
19
2022/04
Nurse 的第一站
第一站的实习,已经走向尾声了,从这里,我走出了临床实习的第一步,也开始真真正正地体验临床。3月16日,我来到了疑难综合病房报到,刚到的时候呢,很让我手足无措,直到我最爱的茗名老师到来,让我一下子舒担了下来,她很温柔的给我介绍了病房的大概情况,她和蔼的笑容,内在的那种亲和力,立即减少了我的拘谨,也感受到了整个团队和谐的氛围,给我一种家的感觉。第一次接触临床,其实对我来说,内心还是会紧张,会害怕,当然也有激动。有这些心理问题是因为害怕自己所学知识不牢固,怕遇到事情无法解决。刚进病房,真的让我很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还好老师们有认真的跟我讲述,看着老师们的操作,慢慢有了自己想上手的念头。刚进
18
2022/04
人间最美四月天
人间的四月天,是日暖风煦,新燕呢喃,是万物摇曳生姿,是不负春意不负爱。人间四月,仲春渐浓,细雨绵绵,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三月的新芽,迎来四月的嫩绿,三月的清香,换来四月的浓郁。古诗有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的风景,美不胜收。你好,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随着“新冠”疫情侵略的第三个春天我们由最初的慌乱、惧怕,到现在的冷静面对、有条不紊、勇敢坚强疫情有尽,春日有期这个非同寻常的春天,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人和物,风和雨,草木和动物,它们既春意盎然,又温柔安抚长沙植物园的郁金香花开正艳,南门口、学院街、文庙坪街道也已重回书香与烟火当快节奏的长沙重启,我们唯愿人间山河无恙崭新的四
18
2022/04
手可摘“星”成,致敬每一个战疫的你
当疫情突然来袭,当城市放慢脚步,从喧闹的人群到空旷的街道,从众志成城到无“疾”摘星,总有人无怨坚守,为险而战。感染科发热门诊一直是疫情常态化管理,我的同事们,每天都穿着“大白”治疗护理病人,感染科属地的所有工作人员每天都是“全副武装”。在发热门诊,有这样几名年轻的护士,她们年龄不大,但是经过科室严格的培训,已然是战场上的老兵,接诊病人后,会又快又好的完成流行病学史询问及新冠肺炎核酸采集,不会注册诊疗卡的家长,在她们的指引下,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实现挂号、检查的线上开具。因为发热门诊核酸采样工作需要24小时开展,她们是晚夜班上得最多的护士,披星戴月只为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我不熟悉你的脸,但我知道
18
2022/04
“疫”情当前,“义”不容辞
疫情当前,义不容辞,更是刻不容缓。3月26日,长沙疫情形式有所变化,当日值班后已在家休息的我17点接到护理部电话,通知需要上门采集核酸。正悠闲地躺在沙发上看手机的我一蹦就起来了,立马穿戴整齐,带上晚餐一根玉米,骑上我的“小毛驴”,在规定的15分钟内火速赶到医院,按要求在医院门口等待社区老师的下一步指令。今天和我一起搭档的是宁斌老师,之前在医院采集核酸时我们有过简单的交集。宁老师是我院感染科的一员,抗疫经验丰富,而且做事非常踏实、稳重。有她做我搭档,心里瞬间多了份底气,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样。很快,社区工作人员将物资和名单送到医院门口。拿到名单那一刻,感觉瞬间懵了一样,40户名单,且不在一个小区
18
2022/04
特别
来消化内科支援的第八天,发生了一件让我倍感欣慰的事情。今天是我和刘倩的晚班,也是来这边的第二个晚班,一个难忘的、忙得起飞的晚班。病人总数47人,病情危重者7人,我们接班时有17个正在输液的患儿。我们班上收了5个新病人,加上白班未出医嘱的新病人、临时补液的老病人和晚上Q12的治疗,几乎每个病人都有治疗。还有10个打奶的患儿,5个做雾化的患儿,3个发口服药的患儿,2个全麻术后的患儿……可想而知会有多忙。为了尽可能地把时间还给患儿,在保证护理安全的情况下,我们争分夺秒,走路带风,两步并作一步走,争取有计划地、有目的地、预见性地在床头铃响之前来到病房为患儿进行换药等操作。在护理工作如此繁重、紧张的情况
15
2022/04
做有温度的服务
入院准备中心是个服务性窗口,每一天都能看见形形色色穿梭在医院的家长和孩子。望着风尘仆仆奔波劳累的家长,身为人母的我特别能感同身受,看到被病痛折磨的小家伙们,心里也不免难受心疼,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加耐心给他们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站在病患的角度,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让我们的服务更有温度。疫情期间,在入院准备中心大厅总能看见一些等核酸结果的病友,人群中有淡定神闲的、有不知所措的、也有心急如焚的......很多时候我都会被她们的喜乐哀怨所感染,而更多的是为自己能给她们提供帮助而感到欣慰。这天,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抱着一岁多的孙子来办理入院,因为早起看病她们都没顾得上吃早餐,老人家一手艰难地抱着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