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来无事,喜欢看书的我爱上了一本由徐若央所著的《最美古诗词》。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最美不过中国古诗词。最是读书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中国古诗词,道出了多少唯美、浪漫、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轻轻捧起那本书,仔细品读那些诗词歌赋里的爱恨情仇,轻轻哼唱书中的醉人曲调,那些诗人笔下的琴棋书画、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穿越时空,与我们相拥。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初见时的美好,情窦初开般的青涩懵懂,难以言喻的奇妙感觉,来自于第一眼的磁场吸引力。世人皆觉初遇最美,第一印象很重要,因此有人会努力追求外在美,施粉黛,巧打扮以博青睐。殊不知,“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有句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外在美终究是抵不过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磨砺,当你年老色衰、铅华尽褪、两鬓斑白时,还能相看两不厌的又有多少?
早上在给女儿换衣服时,满心期待的她问我:“妈妈,在你眼里谁最美?”我笑着说:“当然是外婆最美!”听了我的答案后,女儿小嘴一撅,眼泪汪汪地说:“哼,你不爱我了!”我当时真的是哭笑不得,也很讶异一个五岁孩童怎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抱了抱她,摸了摸她的头说:“长的漂亮,穿衣好看,并不一定就是最美,还要有优秀的品质和善良的内心。妈妈是外婆生的,在妈妈眼里,外婆是世上最美的。就像你说妈妈是你心中最美的人一样啊。因为妈妈爱外婆,你爱妈妈,所以我们会觉得自己的妈妈是世上最美,这无关容貌,仅仅是因为爱。”女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换好衣服上学去了,留下我一人还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是我对她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吗?为什么她会这么在意别人对她外在的看法?
从古至今,人们都对美存在着误解。古人眼里的美是霓裳羽衣在身,胭脂粉黛在面,经过修饰后的花容月貌,往往是经不起考验的。“自古多情空余恨,更哪堪冷落清秋泪?”想长久地拥有一个人的喜欢,只靠穿衣打扮是肤浅单薄的,更值得女子努力的是提升自己的内在美,多读书写字、吟诗作赋,学习技能,练习体态,多与优秀的人相处,久而久之,耳濡目染,熏陶自己,升华自我。古时候的爱情大多是凄美、遗憾的,女子做不了主,只能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局往往不美好,不幸福。那些红颜知己之所以会相忘于江湖,而蓝颜知己却能长存于心,大抵是因为折服于其才华与个人魅力。外在美虽惊艳四座,但内在美才是最深入人心和打动人心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步步生花,姿态高雅,才气横溢,优秀如斯,令人难忘。
《最美古诗词》,每一首诗都美如画卷,令人如痴如醉,难以自拔。一字一句宛如玉珠,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细品又不免为诗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爱情遭遇和最后结局痛心难过。从这本书里我懂得了人世间的爱,不都是唯美浪漫的,也没有更古不变的爱情,女子的追求也不该是外表的光鲜亮丽和爱情的永恒,不能只以他人为中心,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内在储备,用超群的气质和满腹诗书打造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出一个洒脱、随性的自我。
女儿现在还小,她只是孩童般的心境,不懂什么是美好永恒,也不理解内在美的定义,但通过这次对话,影射出在当今这个注重颜值的社会,我们可能会迷失自己。我将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去教育我的孩子,给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努力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用积极上进,虚心好学的态度去鞭策他们,用乐观开朗和充满正能量的心态去影响他们,用爱和温馨的氛围去陪伴他们,言传身教地告诉他们什么才是最美。
最美不过中国古诗词,最美不过内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