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提到“关节炎”,很多人会联想到中老年人的“老寒腿”,认为这是成年人才会得的病。然而,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许多孩子正与一种名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疾病顽强抗争。
“叔叔阿姨,我们今天回家了,谢谢你们治好了我的病。”近日,10岁男孩林林(化名)在出院时,开心地向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的医护人员道别。来自娄底涟源市的林林,病程已长达8年——从2岁起,他就反复出现双膝、手肘、腕和踝关节疼痛,夜间和活动后加重。由于症状可自行缓解、不影响行走,当地医院一直认为是“生长痛”,未予系统干预。直到近一个多月,林林关节疼痛加重、发作频繁,才被转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最终确诊为“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经过规范治疗与精心护理,目前林林关节症状显著改善,达到出院标准,可带药回家继续口服治疗。
像林林这样被误认为是“生长痛”的患儿并不少见。该院肾脏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吴天慧表示,近年来,科室确诊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数量逐年上升,不少孩子因未能及时确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有些患儿因病程迁延,已出现关节变形甚至残疾,还有的并发葡萄膜炎,影响视力,实在令人痛心。”
吴天慧解释,“生长痛”多发生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区分。
一看“时间”:
生长痛:一般为“下班制”,喜欢在晚上或者孩子休息时出现,白天活蹦乱跳时跟没事人一样。
关节炎:可能“全日制”,尤其是早晨刚起床时,感到明显关节的僵硬、疼痛、活动不灵活,我们称之为“晨僵”。活动后慢慢缓解。晨僵是关节炎一个非常典型的信号。
二看“部位”:
生长痛:疼痛往往不固定,常见于膝关节,可能左腿疼完右腿疼。
关节炎:疼痛位置往往确切,可能出现多关节疼痛,比如髋关节、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甚至指/趾关节,可有关节肿胀、发热、活动受限。
三看“状态”:
生长痛:孩子虽然喊疼,但不影响他跑、跳、玩,关节活动范围处于正常。
关节炎:孩子会因为疼痛而保护性地减少活动,比如走路一瘸一拐,不愿意跑步或走路,上下楼梯变得困难,或者膝盖弯不下去、伸不直、髋部蹲不下去、双手抓握困难等。
四看“伴随症状”:
生长痛:常常是局部疼痛,孩子整体精神状态、吃饭睡觉都很好。
关节炎:可能伴随全身性的信号,比如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烧、皮疹、精神不振、食欲差等。
“若孩子出现相对固定关节、持续疼痛、症状加重、多关节受累或功能受限,应及时到风湿免疫专科就诊。”吴天慧提醒。
据统计,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一,是导致儿童残疾和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五年来,仅湖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儿童关节炎患者就达1800多人次,位列住院病种前三。
吴天慧强调,关节炎并非成人“专属”,其发病与免疫、遗传、感染等因素相关,可见于儿童各年龄段。她呼吁家长提高对儿童关节疼痛的警惕,切勿简单归咎于“生长痛”,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因延误导致关节不可逆损害,甚至致残、致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