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宝宝楠楠(化名)数天前,误吞了多颗磁珠,家属为进一步治疗,带着楠楠入住了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
楠楠入院完善检查后,医师详细地给楠楠的父母讲解了孩子的疾病情况。目前,楠楠误吞的磁珠长时间位置无变化,异物通过肠道蠕动功能自行排出的可能性小,磁珠滞留在肠道内互相吸引可能导致肠梗阻、肠管坏死穿孔,可能导致严重感染产生不良后果。于是,在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后,普外一科手术团队给楠楠实施了急诊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多颗磁珠分散在胃肠道不同位置,磁珠之间的吸引力导致肠壁受压形成多处穿孔。经过手术团队的精细操作,顺利为楠楠将磁珠全部取出。
医生提醒,儿童误服异物是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多发于3月至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什么都好奇,喜欢把物品含在嘴里,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识别危险的能力,容易发生误吞异物的事件。常见的消化道异物有尖锐性的如牙签、铁钉、发夹、钥匙、棒棒糖棍;腐蚀性的如纽扣电池;圆钝性的如磁珠、硬币、弹珠等等。消化道异物一旦经过食道进入肠道大部分能自行排出,无明显不适症状。但较大的或有棱角、锐利的异物会对消化道粘膜造成一定的伤害,如表现为腹痛、便血、呕吐症状应警惕消化道穿孔。如误食电池需短期内取出来,因为用过的电池容易泄漏,如果未及时取出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会引起消化道的腐蚀伤。家长们一定要加强监护,让孩子避免吞食异物。一旦发生吞食异物,一定要观察孩子是否有腹痛、呕吐症状,及时去正规医院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