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血液肿瘤科护理团队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迷你中长导管置入术,为中长期静脉治疗患儿增加更多的选择,搭建起生命的新桥梁。
患儿(桐桐)自幼便饱受黄疸、难治性癫痫之苦,导致生长发育明显迟滞。近期因重症肺炎并呼吸功能不全需进一步治疗入住呼吸内科,反复穿刺会增加其痛苦,为保证药物输注顺利进行,置管迫在眉睫。
经过会诊,全面评估,血液肿瘤科科护士长肖嫔提出了应用迷你中长导管安全输液的方案,根据患儿病情、血管状况、合作程度、活动能力及局部皮肤情况,在获得家属同意后拟定了经超声引导下置入迷你中长导管的置管方案,这是桐桐目前的最佳静脉治疗方式。
在穿刺过程中,桐桐前臂浅静脉肉眼找寻不到,血液肿瘤科科护士长肖嫔和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卓梅英在超声引导下寻找上臂中段深静脉,通过定位探究血管走向,最终在超声引导下一次性成功置入迷你中长导管,解决了患儿静脉输液治疗的难题。
迷你中长导管在儿科的应用,是国内领先技术,填补了医院静脉治疗中的空白,为中长期住院治疗、困难静脉通路患儿提供了新的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也标志着我院在静脉治疗领域迈出了新的一步,未来能更好地服务于三湘儿童。
什么是“迷你中长导管”呢?
迷你中长导管(Mini-midline)是一款新型的外周静脉输液工具,长度为8~10cm。对于儿童和成人:经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肱静脉置入上臂外周静脉,导管尖端位于腋窝水平。对于新生儿:除上臂静脉外,还可经头皮静脉置入,导管尖端位于锁骨上方的颈静脉,或者置入下肢,导管尖端位于腹股沟褶皱。
迷你中长导管适合什么人群?
1.输液时间5~14天;
2.用普通留置针易脱出的患者(躁动、谵妄、意识模糊、贪玩儿童等);
3.血浆置换、干细胞采集、血小板采集的患者;
4.快速大量补液补血患者;
5.急诊需要紧急置管的患者,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后需要替换导管,用它暂时替代,抗感染控制体温后再使用CVC和PICC。
迷你中长导管有什么优势?
1.留置时间长,满足中长期静脉治疗需求;
2.置管过程快速便捷,不易脱出,稳定性好;
3.并发症发生率低;
4.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血管损伤;
5.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巧妙、合理、全密闭一体化,减少感染机会;
6.穿刺成功后不需要X线定位。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