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凌晨2点多,1例胎龄仅25+5周、生后8天消化道穿孔的超早产儿紧急转送到湖南省儿童医院极早产儿重症监护室。病房早已从转运中心反馈的信息中了解了孩子的基本病情,提前准备好了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可见到孩子,医护人员还是为之揪心:呼吸机参数要求极高,几乎纯氧才能维持基本的氧合,入院体重仅680克,小胳膊小腿还没有医护人员的手指粗,可腹部却明显隆起,腹壁发红发亮,肠鸣音基本听不到。
病情就是命令!超声科和放射科医生立即赶来,完善检查,以最快速度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发现患儿不仅有消化道穿孔,还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动脉导管未闭、高血糖、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此弱小的生命,诸多的难题摆在医护人员面前,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可想而知。新生儿内、外科、麻醉手术科医生深夜一起讨论,制定了精密的手术方案,连夜紧急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手术中发现实际情况比预想更严重,患儿胃小弯处有穿孔、胃小弯及贲门处有一横断性撕裂伴坏死,大部分胃壁无法修补,这样严重的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并坏死、穿孔,外科医生都很少见,何况还是一个体重只有680克的超早产儿。手术难度陡然增大,切除了超过一半的胃壁组织后,进行了胃底与胃体的吻合术,经过3个多小时艰难手术,宝宝终于顺利返回病房。因为手术后胃体容积小,留置了胃管进行胃肠减压的同时定时抽吸,为了保证患儿能顺利渡过吻合口瘘、喂养等难关,新生儿内外科医生一起查房,将注意事项、特别护理要点贴在患儿病床前反复强调、重点交班,加强围术期管理。终于,在新生儿内外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呵护和照顾下,宝宝术后10天顺利开始母乳喂养,4月6日也成功撤离了有创呼吸机。
据统计,近五年来我院极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收治<32周早产儿中,需要腹部手术治疗的有303例,其中1/10的患儿为出生体重<1000克、胎龄<28周的超早产儿。手术包括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扭转等,其他还有神经外科、心脏外科、眼科等手术,救治成功率超过90%,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水平。正是多学科密切有效的合作,为这些脆弱的宝宝提供了生的希望,为超低、超早产儿提供了更多救治和存活的机会!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