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外婆误喷杀虫剂,7岁女孩全身大面积水疱
2021/08/10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2707
河南的西西(化名)暑假期间来到湖南郴州的外婆家做客,因外婆家住在农村,房子外围都是稻田,夏季炎热,各种蚊虫、蚂蚁格外猖獗,西西只住了一个晚上身上就被叮出好几个包。对外孙女疼爱有加的外婆为了让西西睡得安稳,避免蚊虫叮咬,就在房间、床榻上、床下喷洒杀虫剂来驱蚊虫。平时白天如果看到房间里有蚊虫,外婆也是随即喷洒,每晚睡前也会在角角落落喷一遍。但是没想到,这种做法却给西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伤害。
随即不久,西西身上开始出现了红疹,瘙痒难忍。随后便在背部处出现红斑,红斑逐渐增多,发展至全身,很快红斑上面开始出现水疱,水疱迅速增多、增大,且破溃、流水。西西也开始出现发热的症状。看到西西身上的皮肤剥脱糜烂,孩子持续痒痛,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送到当地医院就诊。然而皮损未见好转,且进一步加重,爸爸立即带西西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皮肤科就诊。
罗鸯鸯副主任医师仔细询问病史后了解到,西西起病前有杀虫剂接触史,结合西西的皮疹特点和检验结果,最后确诊为“大疱性接触性皮炎”,属严重的接触过敏性皮肤病。经过医护人员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后,西西现在已经明显好转。
罗鸯鸯副主任医师介绍,夏天人们喜欢使用气雾杀虫剂来对付蚊子、蟑螂等害虫,却往往忽略了杀虫剂背后的安全隐患。平时工作中,我们常常接到因接触杀虫剂导致皮肤过敏来就诊的孩子。杀虫剂可以通过皮肤接触,导致皮肤变态反应(俗称过敏反应),临床上可表现为红斑、水疱、大疱、糜烂脱皮感染伴痒痛。另外,气雾杀虫剂属短效杀虫剂,需要经常使用,而且使用时还要紧闭门窗。这样很容易将杀虫剂的有机溶剂气雾吸入人体内,长期吸入杀虫剂的气雾会损伤人的肝脏、肾脏、神经系统、造血系统。尤其是儿童,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承受力相对较差,对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十分低下,接触或吸入与成人等量的气雾,其反应会更明显,后果更严重。
医生提醒,在使用气雾杀虫剂之前,碗柜要密封,喝水的杯子、水桶都要盖上盖子。杀虫剂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在使用杀虫剂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穿长袖衣服、戴上口罩,可以防止皮肤或呼吸道中毒。喷了杀虫剂后,人应立即离开房间,赶紧洗手、换衣,过段时间再打开门窗,通风排气之后再进入。更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床榻、衣服及其他直接接触的物品不要使用杀虫剂,尤其是大脑发育还未完善的婴幼儿和儿童,不要接触任何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