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2/04
科研门诊:一对一把脉问诊,精准攻破科研顽疾
为了进一步提升儿研所科研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促进医院整体科研水平提高,同时满足疫情防控要求“不聚集”,湖南省儿童医院科研门诊正式开诊。针对临床医护人员、研究生在开展研究时遇到的“疑难杂症”,通过一对一问诊直击痛点,突破科研瓶颈,给科研“顽疾”看病开处方。科研门诊借鉴临床医疗的预约就诊模式,邀请儿研所临床科研设计、基础实验研究和疑难罕见病因研究等三个不同领域的共计7名专家轮流“坐诊”,本院职工及研究生可在小程序上预约“挂号”,通过面对面层层剖析一对一精准“把脉”攻克科研难题。此次科研门诊以提高临床研究课题申报书质量和提高研究生毕业课题设计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目标,开诊以来,来自重症医学科、骨科、新
15
2022/04
普外一科:9岁男孩误吞磁珠导致肠穿孔
小星(化名)是来自浏阳的9岁小男孩,正在上小学四年级,平时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几天前因贪玩,将6颗黄豆大小的圆形磁珠放入口中玩转,因与人玩耍,不慎将6颗磁珠吞入肚中,当时无呕吐、腹痛等症状,家长也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带小星就诊。直至2天前,小星开始出现腹痛,然后开始有呕吐症状,家长才意识到可能是磁珠引起的,于是带小星赶紧去当地医院就诊。经腹部X线检查:提示消化道异物(磁珠?),小星在当地治疗后腹痛、呕吐未能缓解,于是紧急联系我院,转入普外一科就诊。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紧急送入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在手术中发现,小星肠管中的6颗圆形磁珠,因磁珠之间的吸引力,粘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闭环,导致两处部位的肠
15
2022/04
救护车里的爱:我院为疫情高风险区域患儿进行导管维护
4月14日凌晨,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心主任廖亦男接到雨花区卫健局及雨花区疾控中心求助,有一名外省返长的患儿需要进行PICC导管维护,目前正在高铁上,该患儿从涉疫风险区返长,返长后需要立即闭环集中隔离。接到医疗需求后,廖亦男第一时间汇报院长肖政辉并联系我院医疗救治组,分管医疗救治的副院长赵斯君指示医院医务部、护理部立即制定计划,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做好一切接诊准备。医院感染管理中心、静疗护理专家刘美华通过雨花区疾控中心和患儿家长取得联系,充分评估病情及风险,最后决定在救护车上完成维护。4月14日11时许,在雨花区卫健局、雨花区疾控中心多方协调及配合下,由专用救护车护送患儿进入湖南省儿童医院发热
14
2022/04
放射科:科室护士长上任,开通24小时急症增强
儿科诊疗有很强的特殊性,其往往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不典型等特点。我院作为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收治了全省大部分疑难及危重症患儿,放射科作为“侦察兵”的角色,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院根据放射科的需求,增设护士长岗位,并任命李艳同志为放射科护士长。李艳从临床来到医技科室,深切了解对于危重症患儿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此,她与科室主任金科多次沟通,为急诊患儿检查就诊制定多项优化方案。从本月起,放射科开展24小时急诊增强绿色通道服务,对于急症患儿来说,磁共振与CT检查不再是遥不可期的等待。影像技师,护士,诊断医生24小时待命,建立静脉通道、影像检查、快速静脉给药、影像诊断,只为提升急
14
2022/04
普外二科:3岁女童误吞2颗磁珠致肠穿孔肠内瘘,微创手术解难题
3岁6个月的玲玲1月前因咳嗽就诊于当地医院,医生考虑肺炎,予做胸片检查,结果发现腹部消化道异物,当时玲玲并无腹痛、呕吐等,医生建议暂时先观察,看能否自行排出,如有不适随诊。虽然1个月来一直没有腹痛、呕吐等症状,但异物却迟迟没有排出,家长心理十分担心,便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4月12日,医生为其行了腹腔镜下消化道异物(磁珠)取出,肠修补手术。起初妈妈看到X片的结果肯定的说孩子腹部的异物为纽扣电池,因其妈妈在自已家中做电池手表安装的工作,据妈妈回忆她隐约记得一个月前丢失过2粒纽扣电池,因丢失2粒纽扣电池并不会影响她的正常工作,所以未仔细寻找。但经医生术后取出异物是2颗磁珠,妈妈不断问自己,
14
2022/04
疑难综合病房:减肥巧克力 “毒”翻7岁女童
娄底的罗女士,近日在微信朋友圈购买了一款商家宣称“不节食不运动,轻松瘦十斤”的特效减肥巧克力,广告宣传上说,一天吃半颗即可让人快速瘦身溶脂。4月9日,罗女士家中7岁半的女儿倩倩(化名)看到家中放置的减肥巧克力后,偷偷尝了7颗。家人发现后未及时予特殊处理,直到当天夜里,罗女士发现倩倩出现一直胡言乱语,表现兴奋偶有幻觉伴有腹痛等情况。家属赶紧把倩倩送进湖南省儿童医院疑难综合病房治疗。疑难综合病房刘颖医生介绍,减肥巧克力内可能含有禁用多年的减肥药成分西布曲明。西布曲明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的药物,虽有一定减肥功效,但服用可能会带来心脑血管还有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有心血管风险,心
14
2022/04
康复中心:优化“家庭病床”康复服务模式,大力保障儿童康复医疗需求
据调查显示,中国目前0~6岁残疾儿童达167.8万,每年新增残疾儿童19.9万人。对于患病儿童而言,早期干预和康复训练,能最大程度预防和减轻儿童的残疾程度,并使残疾儿童实现正常入学和融入社会。目前,国内儿童康复医疗服务的形式多样,其中,康复住院治疗和家庭病床是较为常见的形式。当前对家庭病床的广义定义为医疗单位对适合在家庭条件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在其家庭就地建立的病床。在康复医疗机构中对家庭病床的定义则偏向于前来进行康复治疗的门诊患者,并为其建立相关病历档案。此形式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率、缓解医院康复床位紧张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选择家庭病床的康复患者,其在自由度、居家
13
2022/04
新生儿科:成功转运救治广西桂林危重双胎极早产儿
近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一区的科室微信收到一位广西桂林家长发来两个可爱宝宝的照片及感谢的话语。这对可爱的宝宝正是去年10月19日由我院转运团队历经16小时从广西桂林转诊新生儿科治疗的一对极早产宝宝浩浩和泽泽,经过医务人员积极努力的救治,两个宝宝先后出院和家人相聚。这对胎龄只有28+2周、出生体重分别为0.99kg、1.11kg的双胞胎转运到医院时病情极其危重,有严重呼吸衰竭、肺出血、感染等,泽泽是哥哥,通过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静脉营养等治疗,1月份先出院回家。弟弟浩浩病情更复杂,在住院期间经历了两次手术,一次是心胸外科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一次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科行双眼玻璃体注药术,住院
13
2022/04
心胸外科: 9岁女童胸腔暗藏4斤“脂肪”
欢欢(化名)是一个9岁的女孩,一周前,欢欢妈妈在给孩子换衣服的时候发现了右边胸壁凸起的包块,情急之下带着欢欢来长沙就诊,经过胸部CT检查发现,欢欢体表的包块仅仅是“冰山一角”,巨大的肿块占据了她的右侧胸腔,并将心脏、肺、气管等重要脏器向左侧挤压,无奈之下,欢欢父母带着孩子来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求助。心胸外科医生接诊后,发现巨大胸腔肿块占据了欢欢90%的右侧胸腔,而且向外从胸腔内通过肋间包绕两根肋骨向胸壁延伸,向内延伸至左侧胸腔,性质不明,任何包块的移动或出血都会导致性命之忧,治疗迫在眉睫。欢欢接受手术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麻醉后肿块的压迫加剧导致手术无法进行以及肺发育不良导致术后呼吸功能差难以撤
12
2022/04
普外二科:8月龄男婴误吞别针,医生紧急手术取出
8个月大的洋洋,因误吞别针呕吐不适4小时被妈妈急诊抱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就诊。妈妈口诉:家里老人有讲究,说是在小孩帽子上别一个别针,小孩就好带,不易被惊吓。这天妈妈正准备午饭,孩子则放在身边玩耍,洋洋把自己的帽子取下,拿着帽子往嘴里咬,在旁边做饭的妈妈,听到孩子发出干呕的声音,马上去查看,发现帽子上的别针不见了,别针已经到了洋洋口里,妈妈试图用手去掏,这时洋洋开始大哭,妈妈再次用手去喉咙里抠,并尝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但洋洋还是把别针吞进去了。入院后CT检查结果显示:胃食管交界区可见一枚金属异物影(张开的别针),更吓人的是,别针旁边就是人体大动脉和血管经过的地方。4月7日,经过详细术前检查
12
2022/04
“乐小宝”儿童健康云科普馆上线
4月12日,由湖南省科技厅科普专项资助项目——儿童健康云科普馆已正式上线(网址lxb.hnetyy.net)。据悉,该云科普馆由项目负责人、医院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李奇主导结构设计,健康管理中心健康教育部负责日常更新和维护,并聘请了科普卡通形象“乐小宝”代言入驻。为适应广大家庭对儿童健康知识的需求和新兴媒体的传播特性,近年来,湖南省儿童医院聚力互联网+健康科普平台矩阵建设,在已开发“智慧云厨”健康传播生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利用“互联网+医学科普”理念,通过大数据和网络智能技术,依托湖南省儿童医院健康科普知识教育基地专家力量和组织优势,建立儿童健康科普知识体系和儿童健康知识库,组建湖南省儿童
11
2022/04
“关爱儿童、共促成长”:我院举行湖南儿科医联体生长发育MDT学术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合并症的预防、筛查、及诊治水平,加强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的规范诊治。4月8日下午,我院儿童保健所生长发育团队联合消化营养科专家及湖南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同仁,开展线上MDT学术会议。儿童保健所钟燕教授及消化营养科游洁玉教授主持会议。蒋耀辉、赵红梅教授分别就《矮身材定义与病因分类》、《儿童骨骼健康与营养》进行授课,同时还进行“使用生长激素后的营养改善”的病例分享;专家们还就有关生长激素治疗过程中的管理、维生素D如何补充等问题进行线上讨论及一一答疑。钟燕总结到,本次会议1万5千多人同时在线学习,教授们的授课精彩又实用,线上学习是目前疫情防控状态下非常好的形式与举措。为更好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