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的快乐源泉是什么?来自朋友的鲜花、巧克力或是RMB?对于天选打工人来说,这些固然能让人开心,但来自患者及家属的一句肯定更让人觉得心里乐开了花!
4个月的乐乐是个早产儿,昨天来医院看了儿童保健科后开了抽血项目,焦急的父母抱着小乐乐来到了抽血室。我更换完上一个患者的垫单,抬头叫了抽血号后微笑着迎接我的小患者,刚刚核对完患儿姓名,乐乐的爸爸突然对我说:“这么巧,又是您呀!我崽上次抽血就是你给抽的!”我不由得心里一紧,莫不是秋后算账来了吧!但还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我们抽血室这么多护士,而且都捂的严严实实的,您还认得出哪个是我呀?”“听你声音就知道是你了,而且你这还有工作牌,就是您呢,一针就搞好了,我崽那次竟然没哭,太好了,这次又碰到您!”我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故作镇定地说:“也是缘份,让我先看看小朋友的血管吧,上次采的好,这次要更好才行,但也要看小朋友的血管状态和配合程度。”有了家长的支持,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但由于乐乐小朋友是早产儿又空腹了将近5个小时,所以血管状态并不算好,但好在乐乐的父母在采血的过程中都很配合,一位一直在逗宝宝,另一位牢牢地抓着宝宝的手,总算顺利地抽完了所有的采血项目,我如释重负地说:“总算没辜负您的期望,血采完了,赶紧给宝宝喝点牛奶或者母乳吧,都饿了。”
看着乐乐父母离开的背影,不由得心里思绪万千。这是我来抽血室的第七个月,碰到过一些焦虑的父母,也碰到过一些不讲道理的父母,但更多的是乐观积极的父母。个人感觉父母的态度真的对于采血过程中小孩和工作人员的状态影响很大,当家长一说:“哎呀!要抽这么多血呀!”或者“护士,你轻点,要给我一针打进啊!”等等焦虑的话语,小孩子往往就开始哭了起来,就有了之后的难以安抚不配合甚至采血不能一次成功。但有些家长带给小朋友的正能量却能让小朋友有勇气直面困难,如:“儿童医院的针都是最小的”,“这里的阿姨都是高手,是他们医院最厉害打针都不疼的才来给小朋友抽血的”,“我觉得你摔跤都不哭,打针什么的都是小儿科”等等,这些不知道是真还是假的鼓励话语不仅是安抚了小朋友焦虑害怕的情绪,往往也让我们信心倍增,结局也是轻松又愉快!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一名普通医护人员,深知自己的操作技术还有许多要学习的地方,但用心付出能换来一句“真不错、感谢你”,我觉得好像比什么都有意义,就有了更好服务于患者的动力。而我们亲切的一句关心或者耐心的指导,也会让处于焦虑状态的父母和患儿倍感温暖。这样的医患关系,不仅能让自己舒心,更能让患者放心和满意,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