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流年似水,昼夜交替中,收获了我的又一个身份:一名小学生家长。回想自己的小学生涯,也是自己最快乐的童年时光,那时的我们虽清贫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没有课外辅导班,没有兴趣班,没有那么多的课后作业,没有那么大的竞争压力,能好好上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父母也没有时间去管你和教你,学习全靠自己自主,对我们也没有过多的要求,他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挣钱给我们好的物质生活,吃饱穿暖,满足我们上学的愿望。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父母也很不容易……
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国藩家书教子”等众多家庭教育的典范故事。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福禄培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握在当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承生存本领,而是扩大到成才和做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既是陪伴者,也是教育者,更是学习者。在我们一生的经历中,一切职务都是暂时的,唯有家长这个职务是终生的事业偶然间捧起了女儿学校发的那本《小学生家长必读》的书,翻开第一页就被吸引住了……书中说家庭教育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让孩子掌握“四个学会”,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与人相处”,把提升孩子的全面素质作为家庭教育的目标,采取多种措施让孩子健康成长,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为此,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我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儿童观、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和面向社会的成才观。天地万物,唯人为贵。不管在家庭,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孩子都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小学生,我们应当采取正面积极、平等交流、以身作则、理智施爱的原则,鼓励与信任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启迪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女儿幼儿园阶段时,我是一名以爱之名很爱“帮忙”的妈妈,把她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满满当当,女儿有一点不服从安排时,我会暴跳如雷,觉得她很不乖,不理解为人父母的苦心。当我女儿成长为一名一年级的小朋友时,感觉她一下子就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有很多新奇的思维,有细腻的情感……因为疫情今年的寒假放的有点早,有一次她满怀疑惑地对我说:“妈妈,老师说时间很宝贵,今年寒假这么长,可我不知道我每天该干什么。”
我思考了一会儿,摸着她的小脑袋瓜说:“妈妈很欣慰,我的七七真棒,懂得了时间的重要性。我们一起来制作你的寒假生活作息表,给每天的时间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你可以自主安排你的时间,尽可能充分利用时间。这个建议好吗?”她眼珠子骨碌一转,点点头,然后,高高兴兴地去列计划了。在制作计划的过程中,她体验到了自己做主的独立感,也学会了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懂得了主次分明,把学习排在第一,把兴趣爱好排在第二,把游戏和玩耍排最后。最重要的是妈妈尊重了她的选择,她觉得自己长大了,有了自我的概念。接下来的时间,就算是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远在广东姑姑家,她也能坚持每天学习,按时按质、又快又好地完成寒假作业,每天打卡,打卡次数最多,共52次,获得了寒假打卡“语文小明星”和“学习之星”奖状。看到她脸上洋溢的自豪与微笑,老母亲非常高兴,同时也陷入了沉思中:人无完人,学无止境,家庭教育之路还很漫长,我一定要不断学习,充实提高自己,与孩子共同进步。
家庭教育,一门爱的艺术,一种博大精深的学问,一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帜。好的家庭教育就如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一条走向社会的阳光大道,一首古今传诵的歌曲,绵延千里,福泽深厚。好家风促好学风,好学风促好发展,教孩子学会做人,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教孩子学会生活,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教孩子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孩子学会创造,为孩子插上腾飞的翅膀。
江泽民说:“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的进步和影响是终生难忘的。”孩子的童年时光是短暂而宝贵的,小学生涯也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成才的基础。初为父母的我们在社会这个大课堂里摸索着,努力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如何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何教育好孩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心全面发展的人,适应社会的人,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门爱的艺术。加油,小学生家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