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冬雨一层凉,寒冬初来之际,最难将息就是椎间盘突出的人的腰了。疫情反反复复,我的腰情也是反反复复,是慢病也成了顽疾。在能耐受的慢性间断性疼痛,我忍着忍着之余,时间一点点流逝。凄凄惨惨戚戚,于是一天的早晨我再次认知到分解折叠动作的起床方式难以解决我的活动问题,觉得疼痛难以忍受的时候,我知道,逃避不了的治疗要开始了。想想上一次在省脑科医院的治疗过程,我余悸未消:甘露醇和速尿的脱水方式没减轻我受压迫的脊髓,反倒锻炼了我重复起床分解动作的频率,那膀胱满溢和腰背满涨双重酸爽的滋味,还有脱水伴随电解质紊乱带来的头晕,我觉得那不是治疗,绝对是在考验我对人生的态度。坚挺的人生信念也经不起如此折腾呀。去哪方便又能解决问题呢?
我满头是包的时候,突然想起了我们医院的中医科,听说早就开设了职工理疗,去试试吧。
职工的理疗开设在门诊的四楼,进入中医科的门口的地方,很是打眼。我第一次作为病人到了我们中医科的诊室。中医科的周医师高高帅帅的,对我点头示意了下,看完门诊的小朋友,很和气的问我那里不舒服。我简单填写了资料,周医师便根据我的体查给我安排了针灸与微波热疗,告诉我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然后又因为还有门诊病人,又将电话留给我。针灸扎下去胀胀酥酥麻麻的,但是疼痛稍微减轻了些,腰背的微波让局部暖暖的,疼痛也变得可以忍受了些。扎完针,周医师看了我起床的姿势,对我说明天也要来。第二天,是漂漂亮亮的常医师,同样温温柔柔的语气,尽管忙来忙去的,都差点忘了在扎针的我,但是同样留下了电话号码的让我也顺顺利利的做了治疗......断断续续短时间的治疗,竟然比我上次在脑科医院请了半个月的病假要好得多。
我不禁庆幸,医院的福利越来越多,这样的安排让我们儿医人有些腰椎间盘突出、腱鞘囊肿等等这些慢性疾病不需要耗费精力时间,辗转颠沛的到其他医院去住院、去治疗,而是能利用些片段时间进行针对性治疗,缓解疼痛,能更舒适、更健康的状态去工作。
正当我感觉轻松惬意地舒展腰背,走在医院的马路上,迎面走来我们儿研所的李主任。李主任满面春风,面颊微微发红,脚步匆匆。招呼之下,才知道她准备去医院去学习跳舞。看她脚步轻盈,体态婀娜曼妙,哎呀呀,真年轻的样子啊!李主任一边走,一边说:你们年轻人也要多来啊!
听说增添了休闲娱乐的好多场地,诸多设备,好多种类.......有时间是应该去参加呀!看看李主任那么青春洋溢的气息,就知道儿医人年轻的状态啊。
随着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新时代的序幕已然拉开。喜看儿医不断的在更换新颜新貌:医院的体检中心,美轮美奂,麻醉科和外科大夫的茶水间别具风情。七彩餐厅、阳光餐厅。健身房、休息室.....不断美化的是医院的环境与我们的空间。
儿医的改变,不只是提高我们对医疗的追求,对科研的追求,对学术的追求,让我们不断的去强大我们儿医的团体,也在不断的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福利待遇,提升我们的兴趣爱好。
乐享生活,愉快工作,是儿医的口号,更是写实!
愿儿医的人最强大,最快乐,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