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晚上一家三口去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水门桥》,影院上映的第一天,这部电影座无虚席。整场电影以长津湖战役为主轴背景,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炸水门桥的波澜壮阔故事,诠释了战争的激烈残酷和志愿军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信念。电影拍出了为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军队前仆后继、敢打必胜的伟大军魂精神,更让每一个观影的我们都不忘历史,励志前行,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5岁多的孩子一边看着电影,一边不停的喊着害怕,时不时需要把眼睛捂住,并不停的反复问我,现在不会有战争了吧? 是啊,战争让无数年轻的生命瞬间消失,在前一秒还一起谈笑的战友,下一秒就会突然被炸飞,刚刚还生龙活虎下一秒就会被机枪扫射在地,血肉模糊的惨烈,尸横遍野的场景,生命戛然而止,永远留在异国他乡。这一幕幕的悲壮历史,志愿军们的钢铁意志,不仅让我热泪盈眶,也让孩子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如果通过这样的一部影片,可以让我的孩子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力量,那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不失为一堂意义深远与震撼人心的精神熏陶。
电影中的战争场面恢宏阔大,残酷又逼真,仿佛枪林弹雨中一架架飞机正从我的头顶掠过,一颗颗炮弹正迎面向我穿透而来,心被揪得生疼。当剧中的志愿军们看到手雷即将要爆炸,没有一秒的犹豫,推开身旁的战友,自己扑上去被炸的粉碎;当结束了一夜的战斗好不容易换来片刻的休息,却突然发现空中有敌机正准备投射弹药时,一位志愿军为了吸引敌机的注意力,疯狂的朝着战友们相反的方向奔跑,只为牺牲他一人,保全剩余的战友;当面对刚硬不可摧的坦克,志愿军们只能抱着炸药包轮番去轰炸,肉身之躯被绞在坦克之下,无法拿到掉落一旁的炸药包,却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战友喊出“开枪”这两个字,随着一声枪响,坦克与战友同时被炸药包摧毁;当志愿军扛着最后一枚炸弹与水门桥上正准备撤退的敌军官兵同归于尽时,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的流了下来。在这场战役中,所有人想的都是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想的都是保家卫国,想的都是为战友们赢来活下去的一线生机,却从没有想过自己又是谁的儿子,谁的丈夫,谁的父亲。
电影的结局中,完成炸桥任务的七连,最终只剩下一人存活,其余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去时少年郎,归时报国躯。凛冽的寒风中,他们化为一座座冰雕,献血染红了白雪。“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辈就不要再打了”,他们为了下一代不再经受战争生活,枪林弹雨中穿梭,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保护人民安全,保护国土不被侵犯。伍百里战死了,伍千里还在,伍千里战死了,伍万里还在……他们一个接一个前仆后继,毫无畏惧,打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强大气场。“珍爱和平”、“我爱我的祖国”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字眼,深刻在每个战士的心里。当他们面朝祖国的方向,默念着“新中国万岁”,那种慷慨激昂,那种内心的坚定,那种对信仰、对党、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向死而生的无畏、敢于牺牲的壮烈。我为我的国家而自豪,我为我们的人民军队而自豪,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我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电影结束后,我的心情依旧久久不能平静,离场时突然发现整场电影下来,有许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观影,我想这就是精神与力量的传承。如今我们生活在没有硝烟的祖国怀抱,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我们更应该致敬那些革命先烈战士!正是因为有了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才有如今的每一寸土地,才有了祖国的山河无恙,繁荣昌盛。我们享受着革命先烈带来的安稳生活与仁人志士创造的光明前景,就更应该以史为鉴,砥砺前行,在祖国发展的今天,勿忘过去、缅怀历史、铭记英烈,不辜负革命前辈的期望,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建设我们的祖国,壮大祖国的未来!
这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需要人们铭记的历史。最冷的寒夜,流淌着最热的鲜血,最坚硬的军魂!致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致敬革命先辈们为国牺牲的伟大精神,永远铭记那不朽的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