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演绎着他们独特的生活。你可能每天都会看到他们,因为生活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只为给你生活带来一束耀眼的“光”,而这光可能是车流中心,那束最闪亮的光,也可能是三尺讲台上最明艳的光,还可能是街角深处那束最动人的光,亦或者是病榻两旁那束最圣洁的光。
伴着一束束的光,我结束了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我的追光旅程。不容否认和质疑的是,校园到医院的过程,让我逐渐经历着蜕变和成长。
今天,刚好是我来到儿医实习的第190天,在这独一无二的190天里,我get到了许多人生的第一次,在这酸甜苦辣的190天里,我也得到了人生中美好而又难忘的回忆,比如第一次以护生的身份与家长交流时因害羞涨红的脸、第一次打针时内心那份压抑不住喜悦与微微颤抖又湿润了的双手,第一次得到表扬时的满心欢喜·····.
但让我最难忘便是我来儿医实习的第一个科室康复科,这里的老师从不怕碰到“爱闹事”孩子,因为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希望看到眼前这些孩子,能跑,能说、能跳。而这里的孩子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长期做康复治疗,很多孩子一住便是大半年,每一位家长都承受未知的预后以及因长期的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但即便如此,他们并没有放弃,总有一道光照亮着他们前行的脚步,起初,我并不知道这道光是什么,直到有一次,我看到老师收治了一名因车祸导致昏迷需要康复治疗的孩子,入科宣教时,孩子妈妈眼含热泪紧紧握住老师的手,让我们帮帮他,我想在妈妈眼里,她握住的不单单是老师的手,她握住的是最后的希望。从那以后每一次巡视病房时,都能看到他妈妈在播放着他喜欢的音乐,又或者抱着他整个病房的散步、和他说话。康复科的医生和老师们也在日复一日的帮助着他做着各种康复训练,我们都希望他能快一点好起来,我想,只要他好起来了,整个家庭就都好起来了。想到这,我就觉得做的每一件事都很有意义。
时间在期盼中静静的流淌,就这样我结束了康复科的实习生活,带着这份莫名的期盼和坚持轮转了一个又一个科室,感受着每一次迷茫中,老师、同学和儿医遇到的每一个人带给我的温暖和感动····
就在几天前,我在医院门口偶遇到了这对母子,孩子穿着厚厚的棉衣,手里拿着气球,妈妈紧紧的走在他的身后,说说笑笑,快乐如同口中呼出的哈气,在空气中升腾弥漫,冬日的阳光,仿佛使灰蒙蒙的天空上绽开万道光芒,我下意识和他们打了个招呼,妈妈和小朋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小朋友说,我记得你姐姐!这一瞬间,仿佛让我一下子回到了初见他们的那个夏日。而这一刻,也让我明白了那道光是什么,是温暖的灯光,是炙热的泪光,坚毅的目光,这一年,这些眼中有光的人,让我们坚守希望,永不放弃。2022,愿每一个人都成为追光者。撒发出属于自己的的万丈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