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长沙雨花区新增一例新冠阳性病例,根据工作安排,我加入了核酸采集队伍。刚收到采集任务,我的内心既紧张又期待,紧张是因为担心自己作为“新手”会加重被采集人的不适感,期待是因为以前都是别人给我采核酸,采完后那感觉真叫一个酸爽,如今换成我给别人采核酸,那感觉也是“飞一般的感觉”。抓紧时间重温了以前的穿脱防护服和核酸采集视频后,我就迫不及待想大展身手。
听闻我下午要去为本院人员采集核酸,院感员“马哥”再三叮嘱我,“你中午一定要吃饱啊,多吃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采完,到时候别又冷又饿。”主班梁老师提醒我,“到时候里面穿件羽绒服,那里好冷的。”同事们的关心及叮嘱让我开始脑补室外那凉飕飕的寒风以及穿上防护服后各种不便的画面,我开始有些焦虑及担心,见此状况,同事们纷纷为我出谋划策,在她们的鼓气及再三叮嘱下,我的焦虑及担心也随之而减。
下午我早早地来到了核酸采集点,准备提前向队友取经,正好有位队友是去年援鄂医疗队的成员,我赶紧向她取经,学习采集要领。布置好场地,准备好用物,做好自身准备后,我们的采集任务就正式开始了。我的第一个采集对象是本院的一位保安,按照视频和队友传授的经验,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第一例核酸采集,这位保安大哥做完后一声不吭得走了,望着他那扬长而去的背影,我不知道他的体验感如何,我也不敢问。遇到一位孕妈妈,刚坐下来就紧张地跟我说:“老师,你轻一点,我怕我一激动就早产。”于是,采集过程中我比她更紧张,好在她没有激动,也没有早产。接连采集了几个核酸标本后,虽然没有收到大家的言语反馈,但是透过大家稳定的表情,我想这种不适感应该还能接受,于是内心的弦不再紧绷。在听到那满心欢喜地“谢谢”后,我信心倍增,心想刚刚这种力度及角度是比较合适的。经过不断地摸索与总结,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面对那长长的等待队伍,我也有条不紊。
由于不停地说话,核对信息、讲解配合要点、安抚被采集人恐惧和焦虑的情绪,呼出的气在防护面罩上形成了一层水雾,后面变成了水珠顺着面罩流了下来,一位前来采集核酸的医生同事看到我这滴水的面罩,关心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助,要用纸巾帮我擦拭水珠,由于担心潜在的危险,我婉言谢绝了这位同事的好意,这位同事最后把纸巾留给了我,交代我得空时再用。由于一直有源源不断的人前来做核酸检测,忙到采集工作结束,我也没空用这纸巾,但是这份来自同事的善意及暖心的举动足以温暖我整个寒冬。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装标本的篮子满了又空,空了又满,经过大家的努力,采集任务顺利完成。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在这次任务中,我收获了,也成长了。有作为“新手”的忐忑,有被认可的开心,也有怕失误的紧张,更有那来自儿医同事们的关心与温暖。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终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待疫情消散,我们再奔赴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