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历过并正在经历新冠疫情时代的个人,冥冥之中感觉经济、社会、个人工作生活有着某种不易察觉的变化,但却很难描述这种具体的变化在哪里。后来有幸读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克劳斯·施瓦布携手“每月晴雨表”管理合伙人蒂埃里·马勒雷适时地带来了《后疫情时代:大重构》一书,对本人来说像是一记闷棍,打醒了自己,有种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向来只喜欢阅读文学类作品的我,也丢掉了以前对经济类书籍的偏见,它并不像自己刻板印象那般无趣,在某种方面燃起了自己的求知欲。
要了解后疫情时代对我们的影响,首先我要知道什么是后疫情时代?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之际,颠覆了国家治理、经济运行和社会交往的方式,革新了人们的固有认知,有人以“新冠纪元”作为新的纪年方式来凸显新冠疫情的决定性影响。其中在喜马拉雅中看到“后疫情时代”的意思是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过去后的时代,但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疫情完全消失,一切恢复如前的状况,而是疫情时起时伏,随时都可能小规模暴发,从外国外地回流以及季节性的发作,而且迁延较长时间,对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的时代。”
书中从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第一个维度评估疫情对五大宏观领域的集中影响,即经济、社会、地缘政治、环境和科技;第二个维度深入微观层面,考察具体行业和企业的现状和前景;第三个维度关注个人,推测疫情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及心理造成的影响。
再来谈谈自己对后疫情时代的一些浅薄思考。
在经济方面,疫情激发了5G、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业态、新平台蓬勃兴起,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非接触经济”全面提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网络信息诈骗、非法集资这些以前只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事件,竟也频繁在自己或身边的朋友身上发生,所以数据安全、个人隐私、道德伦理等方面越来越值得我们关切和关注。
书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全球新冠疫情造成深刻冲击,强行按下社会活动的暂停键,这促使我们反思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 关于行业前景,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当前,一个善于做空的明星对冲基金经理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值得怀疑,但他们的年收入高达数百万美元;相比之下,护土对社会福利做出了无可置疑的贡献,但其收入和前者相比微不足道”。人类所从事的工作的本质和内在价值与其经济报酬之间的深度脱节,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此次新冠疫情也可能最终会促使我们反思那些真正重要的职业,并重新设计整个社会给予那些职业的从业者的报酬方式。
在个人心理的影响方面,书中提到“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并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全球第二大疾病,到2030年将升至第一。”作者呼吁,在后疫情时代,心理问题应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正如作者所述,疫情后某些医院精神专科病人都出现了“井喷”,据统计,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焦虑和抑郁是后疫情时代情绪问题的主旋律。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社交隔离、工作竞争压力加剧、收入减少等都可能加重人们焦虑的风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视自己的欲望,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善待自己,为压力找一条合理的“疏散通道”,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守护心灵健康和身体健康变得同等重要。
书中作者认为,事关存亡的危局也是反省的良机,蕴藏着变革的潜力。疫情仿佛将人类带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其中一条路通向更美好的世界,一个更加包容、公平和敬畏自然的未来世界;另一条路则会带领我们回到原来的世界,危机与风险层出不穷,人类社会险象环生。因此,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何为正确的选择?选择权在谁手里?于世界,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继续探讨。于自己,回望疫情,我以为世界停止运转,但其实更多的力量正在暗暗生长。解除封锁后路上皆是商铺转让牌的告示,不少老字号在第一波封锁中倒下,再也无法跟上新时代,在某种程度上我仿佛看到故步自封的自己最后惨败于沙滩之上的景象。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要保持好奇、终身学习成长的心态,拥抱不确定性,同时不断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身边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真正的终身学习成长者。后疫情时代的我们,也将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