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实习出科的时候,就会对下一个科室充满紧张与不安,紧张不安的是又要到新科室,又要适应新环境,新的工作流程以及新的带教老师。新三科报到的第一天,心里的大石头就落下来了,护士长给我分配的带教老师是刘玲老师,很早就从室友口中听说起新三科的老师们,其中就有她,虽然暂未见面,至少得知她不是那种古板、相当严肃的人。肖艾青护士长耐心的给我们作完入科宣教,我们就被分给自己的带教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工作。
上了几天的班,我就觉得每天要做的事情很枯燥很无聊,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喂奶跟换尿布湿,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琐事,比如每天要用消毒湿纸巾擦拭新生儿的暖箱,新生儿出院了要暖箱搞终末消毒处理,量体温,抱娃哄睡等等。我开始觉得这个科室没有什么好学习的,我就想着快点出科。这时,细心的老师看出了我的小心思,“依婷同学,上了几天班,是不是觉得自己除了喂奶就在换尿裤?但是,老师告诉你,先把老师教的最基础的操作学会,踏实做好,老师才放心带着你做其他护理操作,如果最基础的都做得漏洞百出,其他运用在宝宝身上的操作,老师怎么放心教你做,还有,护理工作本来就不停重复的,乏味琐碎的,但是,当你调整好心态,沉下心来学习工作,便会觉得意义非凡,出科时,也会有收获更多。”在老师的开导下,我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我发现关于护理新生儿还有很多要学的知识,当一个小宝宝来这里住院的时候,老师会跟家长核对患儿信息,还会在纸上印上小宝宝的脚印,然后给小宝宝称体重最后交代家长一些小宝宝的住院事项。除了知道这个,还有给新生儿沐浴的时候,要特别的小心,还要注意他的耳朵不能进水。给有些小宝宝拍背的时候,手要固定头,要避开他们的脊椎,拍背的频率也是有要求的,给小宝宝吸痰的时候要注意他们的血氧饱和度,一旦下降就要停止。要先做雾化再拍背吸痰,这样的效果才会更好,也防止那些宝宝喝奶的时候呛到。有的小宝宝心肺功能不好,在喂奶的时候血氧就会下降,这个时候就要停止喂奶,让小宝宝休息一会,再喂奶。喂完奶之后还要注意有些宝宝会溢奶吐奶,打嗝。新入院的小宝宝医生会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胎龄选择适合他们的奶粉和奶量。
再来说说我的带教老师好,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开始给小宝宝采血气,抽血,测血糖。新生儿抽血的部位大多数是选择腹股沟。老师会先让我看着她怎么去采,然后让我自己上手,摆好体位,部位消毒好后,就开始进针,可能是我进针角度没把握好,第一次就这样失败了。后面的几次抽血都接二连三的失败。我就开始失去信心,我开始害怕老师叫我去抽血,每次失败不是进针角度没掌握好就是采血定位定错。我心里都在想老师应该不会再喊我去抽血了吧,毕竟我每次都做不好。但是老师并没有这样想,她还是一有抽血的机会就会叫我,在我每次失败后她会告诉我失败的原因,叫我下次注意一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抽血终于抽到了,老师面带笑容的夸奖了我,那一刻我的心里很开心。老师的好不止体现在这一方面,在日常的工作中她会很耐心的教我,遇到不懂的问题她也会仔细的给我解答疑惑。我们之间的相处有时候像朋友,她会跟我聊些日常,也会关心我。上晚班下班的时候她会叫我到家之后给她发信息报平安。上夜班的时候她会给我带吃的,忙完了要做的事情就会让我去休息一下。在工作的时候她很严谨,很仔细,对待每一个小宝宝都很负责。为了缓解一些家长的担忧,我老师也会时不时给家长们发他们宝宝的照片,让家长可以看到自己宝宝的变化,减少他们的焦虑。我的老师无菌观念真的很强,她做操作给小宝宝消毒的时候,她的动作很规范,跟我在学校学的是一样的。记得有一次做雾化的时候,我把雾化药当在暖箱上面,然后不小心掉下去了,针头与针筒分离了,我老师就说叫我重新配,掉在地上的已经污染了。后来我发现不止我老师,新三科的老师无菌观念都很强,在配奶之前会洗手,摆奶瓶的时候不碰到奶瓶口,夹奶嘴的时候会用到无菌持物钳。有次我夹奶嘴的时候奶嘴挨到了一个老师的手背,那个老师就会跟我说奶嘴已经污染了,要重新换个奶嘴。在这个科室洗手也是很勤快的,来的第一个星期,我的手就开始脱皮。因为接触完一个小宝宝就要洗手,所以手脱皮是常有的事。因为如果不注重洗手,就会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在新三科实习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每次都可以跟着自己的带教老师上班,让我特别有归属感,我也很感谢我的老师,感谢她一直照顾着我,也很感谢新三科,让我的护理学习之旅由多了一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