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7.23日,我去看了一部不管是网上还是生活中都呼声极高的电影《1921》
1921年,南湖嘉兴的小船上,伴着微风细雨,回荡着中国早期革命党人掷地有声的国际歌,涟漪随着船的前进而荡开,划破了平静的湖面,却让阴云笼罩的中国看到了一束阳光。
五四运动,青年人的一声呐喊给当时中国注入了不一样的动力。而我们现时代的青年人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也将自己投身与祖国的建设之中。“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国家,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坚持我们的理想。”后当共产党一大会议结束后的最高级领的提出,再到二大最低纲领,中共逐渐走向了成熟,而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之上亦有了燎原之势。
开天辟地的中共成立,到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再到后来的全民族抗战,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革开放,一点一滴是先烈为我们的生活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影片中有几个片段让我记忆深刻:
几个年轻的小同志问何叔衡:"您说说您为什么参加革命?"何叔衡定了会神,讲了一个故事。"那是1902年,那时我27岁。我当时中了秀才,但却止步而此。我有个朋友,他头一年中了秀才,次年又中了......最后有幸来到了殿试。后来我问他,太后长什么样?他苦涩无奈的说,不知道。我问为什么?他说,不给抬头。"何叔衡轻轻叹了一口气..."读书人都抬不起头...." "我参加革命就是简单的想要自由的看世界!"何书衡的这句话扣动了我的心。有人说青少年的眼中有光。我认为这恰恰可以形容年轻的毛泽东。那时,他被拒在洋人举办的庆典场地外。一个一个中国人扒在栏杆外。看着场内的盛况。洋人放的烟花在空中闪耀着,却照着中国被别国割据的黑暗。毛泽东眼中有光奔向远方。
天刚蒙蒙亮。写了一夜文稿的李达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望着靠在床上熟睡的会悟,他轻轻的走了出去,带上了门把,登上了房顶。看着新的一天,苍蓝色的天,他笑了,笑声远澈高昂。有了梦想,就要不顾一切的去追,即使是牺牲...
是啊,有了梦想就要不顾一切的去追!记得去年钟南山院士说过一句话: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日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所要达到的不仅仅是我最初的梦想,而是在这梦想的画卷中“绘画”出最壮阔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