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临床之前的实习护士培训课中,老师问了我们在座所有的实习生为什么要实习。有的同学是临床实习是为了让我们的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相结合,也有的同学说实习是让我们学好怎样去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从6月17号下到临床实习以来已经有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深刻的认识到书本上的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临床上,更多的是需要变通以及学会与他人沟通相处。在儿童医院,我们面对的患者是儿童,有些患儿年龄还非常小,他(她)不能将自己的诉求完整表达出来,这时只能靠与家属的沟通来评估患儿的情况,这个时候护患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沟通是一门艺术,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由于疫情医生护士工作时都戴着口罩,但是对患儿关心的话语和关切的眼神,这个是口罩藏不住的。很多时候护患矛盾都是由于沟通不当所导致的。特别是作为患儿家属,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在乎的问题。因此我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来武装自己,我们更要有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沟通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桥梁,只有有效和谐的护患沟通,才能更好的促进患儿的生命健康。
最开始的沟通要从我在疑难杂症综合病房跟带教老师去病房学习说起……那是一个因发烧一周入院的重度营养不良的一岁男宝。最开始认识宝宝是因为老师重点强调他和隔壁床的一个宝宝名字只隔一个字,因此在三查八对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核实身份。随后老师带着我到病房学习冲管和接针。但得知我是实习生后,宝贝的奶奶和我的带教老师说:“护士,不要让实习生接我宝宝的针。”其实在听到家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受打击的,不仅是因为这是我第一天上班,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被否认了。强烈的自尊心让我内心倍受打击,以至于老师后面跟家长说了什么,我也并没有听清楚。后来老师跟我说,别人对你的否认源于对你的不了解,如果你试着跟他们去沟通,你会发现他们也会试着去接纳你。经过老师一番点拨之后,我尝试着从与患儿家属角度出发,以共情与他们交流。针对这个宝贝发热的情况,我会定时巡视病房,提醒家长给宝贝测温,我也会告知家长采取合适的方法去给宝贝降温,让患儿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对孩子的关心与关爱;针对宝贝的红臀情况,我会告知家长在便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净臀部涂以软膏,防止进一步的损害;针对宝贝好动的情况,我也会及时提醒家长要拉好床栏,时刻看好宝贝……经过我一段时间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当老师再一次带我去病房给那个宝贝接针的时候,奇怪的是那个奶奶没有再因为我是实习生,阻止我进行操作。“我在旁边看着你,你不要紧张,你试一下给宝贝接针吧”我开始给宝贝消毒冲管,我一步一步按照老师之前教给我的去做。在我操作完成之后,宝贝的奶奶给予了我肯定。我想这也离不开我和患儿家属良好的沟通。
后来每天巡视病房、测体温、床头交接班。我好像更加懂得了沟通的重要性。后来那个宝宝康复出院了,在出院的当天我去测体温,那个奶奶笑着跟我说:“这段时间谢谢你们医护人员了。”这句谢谢承载了许多,不仅是家长对我们护理工作的认可和理解,更是对我们护理成果的满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也是“沟通”的受益者。在我去给小朋友做雾化的时候,他们会主动和我问好;当我去病房给小宝贝们测体温的时候,他们会主动把头抬起来配合我进行体温监测;他们也会在我进病房查房的时候对我笑……这些无一不是建立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有了良好的沟通,才能使护理工作更好的开展,才能让患儿健康得到更好的保障。
虽然只在疑难杂症综合病房实习半个月,但这启蒙的半个月足以让我受益终生,在接下来的护理工作中,我也会秉承初心,将爱传递给每一位患儿,将爱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将爱永恒传递。让我们携起手来,让护患沟通桥,筑牢生命健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