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最近,医院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大家都在争先恐后地读《清风传家》和《严以治家》这俩本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认真研读,我也被这两本书深深感染。特别是《清风传家》一书,给我们讲述了25位党的十九大以来获得国家级荣誉的英模人物,无一例外的是,他们在家风建设方面都是先进典型代表,让我对家风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想!
家风,对于普通老百姓家庭来说,应该就是一个家庭的生活规矩和家庭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中提到:“希望大家注重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陸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千千万万个小家好了,国家才能繁荣,民族才会昌盛。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上。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觉得,每个家庭,都应该有良好的家规、家风,从孟母三迁到孔融让梨,从岳母刺字到曾国藩的家书家训,好的家风家规不仅承载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关爱,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家庭,不是什么大家族,虽然没有做到家风家规上墙成书成册,但是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品质品德上,父母亲都曾仔细教导。从我懂事开始,我的父母亲就不停地将很多的规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给我们几姊妹灌输,培育我们的道德品质,要求我们做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的四讲新人,例如:“饭桌的座位应该让长者居上居中,体现对长辈的尊重”;“吃饭的时候要家里的长辈动筷子后,小辈们才可以吃,有什么好吃的要先给长辈、父母吃”;“见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吃饭的时候不能吧唧嘴”,“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等等。现在回想起来,这些应该就是父母亲给我们的家风家规教育吧。
每个家庭的规矩都有所不同,但好的家风家规大同小异,都是正能量和优良品德的延续,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衷心希望我的家风能像父母亲教导的那样,很好地传承下去,建设和谐、文明、健康、幸福的家庭文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经济如何发展,绝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家庭之中,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举足轻重,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至关重要。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如既往地重视家风家规和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点,成为每一个人梦想起航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