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呼吸内科一病区实习一个月,时光虽然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从刚开始的不知所措,到现在我熟练地掌握常见操作,如雾化,上氧、留置针的冲封管,皮试,给药,以及监护仪、推泵的使用等;熟悉了解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类百日咳综合征等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疾病的诊治原则及护理,这要特别感谢科室每一位带教老师,你们的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深深地影响着我!
犹记得老师教我做雾化的情形。从雾化前评估,雾化中实施,雾化后指导三大步骤讲解加示范,完全颠覆了我脑海中只需要给雾化药的观念,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有这么多的注意事项。让我感触最大的就是,沟通与健康教育是贯穿整个护理操作全程的。如:操作前要与患儿家属沟通好,向患儿家属解释做雾化的方法以及目的以取得配合,询问患儿进食时间以评估雾化的时机。雾化实施中,除了要清楚雾化药的名称、剂量及按医嘱正确给药外,仍需与家长沟通并教会家长雾化的方法。雾化结束后,要指导家长给患儿进行有效拍背,这又涉及到拍背的方法和频率了,教会家长边拍背边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等。此外,要告知家长给宝宝洗脸漱口,清洗雾化器,晾干备用。
雾化尚且如此,老师们对待其他操作更不会马虎。我亦从操作简单的雾化带教中感悟出好的学习方法。每项操作前都要明白其目的与意义,操作时要三查八对一注意,沟通、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并且,一项操作接着另一个操作,一环扣一环,每项操作都决定着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家长满意度,不容马虎。从老师每次的带教中要学会思考,并总结与归纳。我想,有了这个方法,会让我的学习与提升效率加倍。
科室老师们的PPT理论授课很精彩生动,同时为了使实习同学更好的熟悉疾病,促使我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吸收知识,科室在出科前组织了一次角色互换PPT小讲课。实习同学自己当小老师,各自准备授课主题,查资料,上台展示,老师最后点评。同学们各显神通,创意非凡,更有同学自导自演拍摄情景剧,展示哮喘急性发作的院外急救。这不仅利于我们主动学习巩固课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学习,明白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找到自己的不足。
我特别喜欢在呼吸内科的实习生活,因为我感受到了每位老师对我们实习同学的耐心帮助,也学习到每一位老师的身上的闪光点。再次感谢谷护士长,宋开花老师,徐丽老师,陈园老师,张娟老师,刘倩老师,郭颖鑫老师,周月慧老师等等,感谢老师的温柔、鼓励、肯定与教导,感谢同行的其他实习同学们的陪伴与帮助,这些都使我的实习生活五彩斑斓,精彩纷呈!
呼吸内科再会了!我将秉承你们的信念,记住你们的教导,跟上你们的步伐,正确成为一名优秀的白衣天使。未来可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