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手术室是一个江湖,每天上演着百来集的精彩“剧情”,各路医生大侠在各个手术间上演绎着救死扶伤的温暖剧情。而麻醉恢复室,就是播放武侠剧的转盘,每一个做完手术的孩子都需要在麻醉恢复室醒麻醉。为了加快手术间的周转,帮助更多的孩子接受手术的治疗。转的慢了,“剧情”拖沓,医生们等的焦躁,孩子饿的烦躁,家长等得心躁;转的刚好,剧情流畅,医生技术精湛,大戏轮番上演。在手术室这个江湖里,医护们可以加班加点不回家,也一定会到恢复室交交班,吹吹牛,紧接着准备下一台手术。他们永远充满希望,但却对一句话充满失望:“恢复室没床位了”。
在转与不转之间,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恢复室全体医护为了提高手术间轮转效率同时保障患儿安全苏醒回到病房,努力着。每一个人都不断的学习麻醉学、围术期医学、呼吸生理、呼吸机使用,尽早的让每一个孩子恢复自主呼吸,尽早的让每一个孩子达到出室标准送回病房,尽早的接收每一位手术完成的孩子。
转与不转之间,更是一份安全和责任。尽管需要提高轮转,但平等对待每一个患儿,保障他们享受同等高质量的医疗,把好麻醉和手术的最后一道关卡更为重要!在恢复室的墙上,有一对卡通人物:bobo和toto,一只熊猫一只鸭子,它们象征着超越体型、年龄、贫富的爱,时刻提醒我们平等认真对待每一个患儿。暑假期间,从115kg的超大号“宝宝”到1kg的迷你宝宝,我们付出了同等的努力和关爱。在孩子需要更多的监护无法为手术间提供床位时,以患儿为重。
达到出室标准,终于到了最后一刻:幕后到台前。恢复室的护理老师是拉开帷幕的人。手术室大门打开,尽管“演员”宝宝哭的很大声,抱着迎接他的父母很用力,但每一名“观众”都很满意。手术很成功,麻醉很满意,孩子很安全,恢复室监管了出手术室的最后一道安全关。
在医院出台应对暑期高峰十大举措后,门诊病人激增,手术台次爆涨,恢复室迎难而上,在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七月份收治全麻插管手术患儿567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0.9%,单日最高转运患儿105台,机械通气病人42人次,护士陈雨印更创下单人转运病人记录23人次/天。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位患儿都安返病房。
暑假高峰仍有余浪,儿医外科不留余力。恢复室将继续全力支持外科手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