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旷的道路上,路灯散发着微黄的光。平时车水马龙的街道上,现在就只有我一个人。心中狂喜,现在整条街都是我的了,可以在这里肆意舞蹈,但我不能逗留,我还有任务在身,必须得加速前进。
十分钟前,郑琪的一个电话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迷迷糊糊地接听了电话,只听电话那边郑琪用她特有的超大音量对我说:“晓姣,要过来做血液净化。”睡眼朦胧的我自然是要撒撒娇,于是奶声奶气地说:“哪里来的崽啊?为什么要做血透?现在几点钟?”其实这就是在问我自己“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谁让我还在半梦半醒状态。还未等我清醒过来,郑琪又是一声吼过来:“一点半了,姐姐,快来。”这一吼彻底把我给震醒了,起身、定神、换衣、出发,动作之利索帅气就像是要去拯救全世界一样。
来到科室,换上“战袍”,我就立即投入到大家的队伍中去。病房里,维持患儿呼吸的呼吸机“吱...吱...吱...”地发出响声,维持患儿能量、循环的液体通过静脉通路缓缓流进患儿体内。榕姐姐(科室的学霸、副主任医师)、总住院鲁玉姣医师早已守护在患儿身边,她们认真地评估了患儿的情况,并给患儿做好了上机前的准备。科室的穿刺能手杼阳姐非常给力的给患儿穿刺好动脉、做好有创血压监测。郑琪已经把上机所需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就等着我来一起安装血液净化的管道、排气、预充了。我俩配合默契,很快就把管道预充好,接着我们将管道接通到患儿的CVC(中心静脉置管)上,启动按钮一按,这条拯救患儿的通道就开始运行了。患儿的血液从CVC动脉端缓缓流出,经过一系列管道运行,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排出,净化后的血液从CVC的静脉端回流至患儿体内。在最初的30分钟内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怕引血不畅发生堵管,或者是患儿不适应,出现低血压、心率下降等情况。大家没有一丝松懈,密切地检查着所以指标。这个小患儿还挺给力,情况比较稳定,除了中间有段时间血压出现降低,经我们积极处理后,血压一直维持在正常范围。上机后一个小时复查的血气、ACT也都在正常范围内。我们守护起患儿来那还是一流的,提前预防可能出现的状况,出现报警及时处理,随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按时检查各项实验室指标。我们细致的照护在患儿体外形成了一道厚重的防护墙,阻隔了危险的闯入。
看着患儿情况一点点变好,大家心里都高兴极了,相视一笑,突然觉得大家都很“惨”,相互嘲笑起来。我心想我们是无敌无敌的加班小分队。榕姐姐本来休息,接到通知后晚上十一点从河西赶过来的,她说等天亮了她还要带女儿去公园玩,已经答应孩子很久的事了,不能爽约。郑琪是上晚班,本来已经下班了,却一直坚守在这里直到患儿情况慢慢变得平稳。我们的总住院医师鲁玉姣,守护在患儿身边的同时,还需要随时准备好处理两个NICU病房其他患儿的紧急情况。笑归笑,我想在以后的某一天,我一定会假装可怜兮兮的跟朋友说:“你知道那天我多惨吗!大半夜的被叫起来加班,眼睛都睁不开。”其实我内心肯定是自豪的,因为我参与到了这次救治,因为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自从科室开展血液净化以来,科室的每一个人都积极地配合各项工作的展开,自觉的利用业余的时间学习血液净化知识。科室的先行者们更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夜以继日的守护在患儿身边,在实践中总结出宝贵的经验,为以后血液净化的开展清除了很多障碍。虽然我们的血液净化技术还在起步阶段,但我们有专业的技术支持,我们有强大的团队协作精神,我们敬畏每一个生命,我们就能把这项技术发展扩大开来,以挽救更多生命。
忙碌的一夜,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晨曦已从窗外照进了病房,那承载了患儿生命的机器仍旧在不停的运转,我们迎来了新一轮的守护者。回去的路上,我又经过了来时的那条马路,它已被叫醒,恢复了嘈杂,我已没了精力在这停留,匆匆回到家中,伴着温和的阳光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