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添加关注医院公众号
分享
漫漫回国路,真情胜疫情
2020/04/03 来自: 本站    作者: 管理员 浏览:1777

  2020年1月11日我们一行五人带着医院领导、科主任及各位老师的支持与期望走出国门来到英国利物浦奥尔赫儿童医院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研修学习。那时武汉已经出现了确诊新型冠状肺炎病例,而且病例报数逐渐增多,除夕前夜听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随后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暴发,全国进入封闭状态,医院上下领导同事都投入了狙击新冠肺炎的战斗。我们都十分关注国内的疫情,同行的呼吸内科张喜老师心系同事安危,通过各种渠道购买了护目镜、防护服等各种防护用品寄回科室。3个月时间国内在政府严格管控、民众积极配合及医护人员的舍身努力下,疫情趋于稳定。

  而大洋彼岸的英国在1月31日确诊了第1例输入病例,随后病例数非常缓慢的增加,刚开始大家都不在意,利物浦儿童医院的有些带教老师甚至以为是“大号流感”,当时的英国政府和普遍民众都不以为然,完全没有防疫意识,然而身处地球村的今天,唇亡齿寒,一旦疫情蔓延,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果不其然,在被忽视了一个月余后,新冠病毒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气氛在3月初变得紧张起来,英国累计确诊115例,开始出现人传人的现象,并在3天内病例数翻倍增长,而当时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议的措施是强调勤洗手,并未要求带口罩,英国民众防护意识普遍缺乏,不管在医院还是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带口罩的。3月3日所在的进修医院有一名患儿确诊,大家开始都有了紧张情绪,但依然放松心态坚持学习。我们与国合办王莉主任汇报了当前情况,她叮嘱我们备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好防护,及时与进修医院沟通,如果疫情加重,可以要求主动居家隔离,从3月7日开始每天在国家外专局2019年英国团微信群里打卡汇报各自的身体状况。经过王老师的耐心疏导,大家的紧张情绪得以缓解,我们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于是继续坚持每天上班,空闲时间都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并随时关注着疫情变化。3月12日英国确诊病例达到590例,同期其他单位的进修老师开始跟各自医院和卫生健康委联系提前回国的事宜,我们向王莉老师汇报情况后,她建议我们尽快买返程机票,在医院学习时做好防护,出门带口罩,尽量避免出入公众场合。经过大家商议,我们订了3月23日曼彻斯特中转阿布扎比至北京的机票。3月15日英国首相伯瑞斯发表公开演讲,提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群体免疫”策略,3月16日确诊1543例,当英国“群体免疫”策略提出后,医院十分关心我们的安危,王莉老师当天给我们打来电话,一方面转达了谭李红书记、赵卫华院长对我们的关心和牵挂,一方面通知我们尽快回来,我们在携程等购票APP上发现无需过境签的机票已经很难买到了,领导三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加强防护,并与中国驻英使馆联系寻求帮助。在这种紧张气氛下,奥尔赫儿童医院负责人Jodie老师在3月21日给我们发了进修结业证书,而我原本在3月17的ADOS-2培训也因为疫情原因而取消了。3月22日我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国。3月22日晚在机场酒店,遇到一名预备22日从曼彻斯特搭机回国的祖国同胞,他告诉我们航班本来是从曼彻斯特经迪拜中转回国,但曼城去迪拜的航班当日全线取消了,而他只能第二天赶往伦敦希思罗机场去碰碰运气。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有些焦虑,但互相打气,默默祈祷第二天一定一定要顺利起飞。3月23日我们在曼彻斯特顺利办完相关手续,过完安检后在登机口安心等待,而就在登机起飞前20分钟机场广播通知因阿布扎比至北京航班取消,我们不能登机,大家的心情跌落至谷底,从入境处取了行李,入境处的工作人员看出我们的沮丧,提醒我们伦敦希思罗机场可能有回中国的航班。我们将航班取消的情况汇报至国合办,国合办的王莉老师迅速给予了回复,安抚我们的情绪,鼓励我们相信一定可以顺利回国,多方联系朋友给我们抢回国的机票,并给了当地一个导游的联系方式,为保证行程的安全,建议我们包车立即赶往伦敦机场附近等候消息。考虑到机票暂时着落,而伦敦疫情最为严重,我们又坐火车回利物浦医院宿舍原地待命。此时,我们发现因疫情原因,除伦敦之外大多数城市机场几乎已经关闭飞中国的航班,在携程等订票网站上回中国的航班只中转一趟的大部分中转国家需要入境签,有些城市甚至需要近3天的健康证明(新冠病毒检测),而部分航班需要中转3-4趟,风险不言而喻,而且机票价格非常高。国合部的各位老师及时安慰我们低落的情绪,鼓励我们放宽心态,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共同面对,一起想办法把问题解决,经请示院领导后决定做好两手准备,一边全力多途径抢票回国(领导原话是:不惜一切代价让我们平安回国,无论机票多贵都要买,以防出现航班再次取消的情况,要有备选机票),一边给我们准备了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中药等防护物资邮寄过来做好万一抢票不成功在英国停留的防护准备。我们在异国他乡备受感动,在充满迷惘的时候医院作为坚强的后盾给予鼓励指明方向。开始王莉老师的想法是让我们五人一起回国,但各个渠道放出的票源只有3张,2张,甚至1张,而且一出来很快就被秒掉了,因票源紧张,国合办的老师遗憾的告诉我们不可能同时乘机,只能分批回国,并建议我们抓阄的方法决定出票顺序,而我作为团长,偷偷的向王老师申请把我排在最后。在经历了两天两晚的希望与失落交替的情绪过山车后,在3月25日我们的回国机票终于尘埃落定,两批票出来了,阴差阳错,最先出来的票是英国时间3月27日12:30张喜,殷波,赵凡3人从伦敦经大阪关西机场最后在上海入境,紧接着我和黎明2人英国时间26日18:50从伦敦经首尔仁川机场最后在大连入境。同时考虑到以防出现航班取消的情况,为保万无一失,另外又为我们5人预定了3月28日的另外一趟中国石油包机回国航班的机票,保证尽快回国。3月25日下午,朱丽辉副院长特意视频连线,与我们整整聊了40多分钟,仔细询问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及健康情况,一定做好防护工作,同行的黎明老师那几天慢性咽炎发作,不时咳嗽,朱院长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和用药情况,鼓励他放松心态,不用紧张,叮嘱我们:如果紧张不加分,没有好处,就没必要紧张了。医院和国家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大后方,坚信你们可以平安回国……此刻,我们是离家的游子,医院犹如母亲,伸开坚实的臂膀为我们遮风挡雨,解决我们在外经历的各种困难,抚慰我们的委屈,内心无比温暖。

  而从利物浦包车去伦敦希思罗机场的途中心里紧张了一把,因为当地导游告诉我们现在英国限制2人以上的集体出行,在下机场高速时可能会被警察逼停盘问,并交罚款,除非是家庭成员,我们当时也提前做好了准备,留足了在路上出现突发情况耽搁所需要的时间,如果被盘问,我们就说我们是一家人,而事实也是,经过将近3月的异国相互扶持和鼓励照顾,我们的感情也超越了同事,是另一种家人的存在。在医院的精心安排下,我们的回国路变得不再充满荆棘,去伦敦的路上一切顺利,在临行前,我们也做好了充足的防护准备,口罩若干,护目镜,隔离衣,消毒湿巾,免洗手消,一次性手套等。我跟黎明老师是当地时间3月26日18点50分的飞机,在过安检前,跟一回国的留学生闲聊,他告诉我们他在短短3天抢了4张票,辗转了几个机场,只有这张票成行了,这几天他几乎没合眼,瘦了3公斤。相比于他,觉得我们又幸运了不少。登机前在国内已经是午夜12点之后,不时收到朱丽辉院长及王莉老师的信息,帮我们追踪航班的前序动态,一再确认我们能否顺利登机,登机前回复完信息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凌晨2点37分,看到各种“平安顺利”的祝福我们不禁泪目。而在仁川机场转机时,王老师也在时刻关注仁川飞往大连的航班动态,怕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一定确定我们顺利平安的消息才松了一口气,最终我们在3月27日在大连入境,就地接受隔离。我们还没降落大连,张喜、殷波、赵凡3位老师于英国时间3月27日12:30从伦敦经大阪关西机场最后在上海入境,抵达上海后就地隔离,国合办的老师也是一路追踪我们的航程,在群里确定我们平安顺利的消息。3月29日因同行航班有新冠病毒阳性确诊患者,我跟黎明老师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再次转运至其他隔离点进行隔离医学观察,目前我们五人隔离期间无发热、咳嗽等不适。截止4月1日,英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到29474例,并有愈演愈烈之势,而国内疫情早已稳定,新增以输入病例为主。在外研修期间,也曾了解到英国NHS系统的优越性,相比之下在狙击疫情方面“中国模式”更胜一筹。这段时间总结研修期间学到的相关专业知识,取其精华,探索思考各自专业发展的“中国模式”。

  回顾漫漫回国路,才体会到祖国土地的坚实,当我们饱含泪水感激时,才体会到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无论我们身在何处,祖国和医院的关怀都在。生为中国人,真自豪。作为儿医人,真好


英国疫情初期微信

抢票


朱院长与学员们视频


刘春雷和黎明归国


张喜,赵凡,殷波回国




原创文学
史铁生的子弹,终将击中眉心 ———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有感
“十三四岁的夏天,我在路上捡到了一把真枪,因为年少无知,我扣动扳机,没有人死,也没有人受伤,我还以为开了空枪。后来30多岁或者更老,我在路上走着,隐约风声在耳边响起,我回头,子弹正中眉心。”有人是这样形容认知的滞后性的。多年后,我也被《我与地坛》这颗子弹打中了眉心。遥记高中时期,在语文试卷上,我依稀记得有一道阅读理解题,试卷给出的是《我与地坛》的节选,有一道题目大概是问从选文中体现了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填的的一个成语“身残志坚”,那大概是我在那个年纪、在老师的课堂上所能理解的全部了。我从未了解过作者的生平,却用当时的标准答案定义着一个人的全部。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出生不久便诊断为先
2025-08-14
感恩·成长·守护
时光飞逝,转眼间在新生儿科三病区的实习已满月。回首这段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日子,我们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与不舍。记得入科第一天护士长就热情而细致地给我们进行入科宣教,告诉我们NICU的护士除了精湛的专科水平外,还要有责任心、耐心、细心、爱心,听完入科宣教后,总带教老师何丽带我们进入病房,看着保温箱里那些攥着小拳头、闭着眼睛熟睡的小家伙,心里泛起阵阵暖意,却又紧张得无所适从。看着睡在暖箱里如此娇嫩的小宝宝,洗手后我好想去摸摸,去抱抱她们,但又不敢。“别担心,你们先看、先听,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不懂就问....”,就这样带教老师用最细致、最耐心的方式,一步步为我们示范和解锁这些“看似简单,实则充满学问
2025-08-14
守护苏醒的温柔力量
踏入麻醉恢复室之前,我曾天真地以为,守候病人醒来便是职责的全部。然而,当真正置身其中,这份刻板印象瞬间被彻底颠覆。这里,是与病房、门诊迥然不同的战场,目光须臾不离跳动的生命体征,神经时刻绷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险情。报到首日,老师的谆谆叮嘱便凝练为两个沉甸甸的词汇:“仔细”与“观察”。对于刚历手术创伤的稚嫩生命,病情常如风云诡谲。儿科患儿体征变化尤为迅疾,术后躁动、呼吸抑制的阴影更如利剑高悬,任何细微的异常都可能牵动安全的神经。正是在一次次惊险时刻的见证中,“安全系于毫厘之间”在儿科护理中的千钧分量,连同敏锐洞察力的无上价值,深深烙印在我心间。老师们精准判断、迅疾施救的身影,无时无刻不在诠释着观
2025-07-16
双向奔赴的温暖:一位带教老师与实习生的“治愈系”师生情
在临床实习的旅途中,一位好的带教老师不仅是专业技能的传授者,更是医学生职业初心的守护者。近日,我们康复中心的带教老师彬彬(化名)和她所指导的实习同学之间的温暖互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实习生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那些“不起眼”却充满温度的瞬间,让更多人看到了医疗工作中“师与生”之间的美好联结。一、“她像姐姐一样,让我在陌生的环境里找到归属”“原来好老师真的会发光”实习同学在笔记中这样写道。作为初入临床的“新人”,她原本对紧张的实习生活充满忐忑,但带教老师彬彬的细致关怀让她迅速融入了新环境。实习同学在聊天中说道“我在这个年龄段其实是很迷茫的,每次彬彬老师和我说完之后我就会有一种拨云见雾的感觉”彬彬
2025-07-16
窗棂之外,霞光灼灼
住院部18楼病房的窗边,目光被那片绚烂的晚霞深深攫住,仿佛踏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童话之境。夕阳宛如一位神奇的画师,挥洒着手中的画笔,将天空染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橘红色的光芒,如同灵动的火焰,在云朵间肆意燃烧、跳跃,时而聚成一团炽热的火球,时而散作一片绚烂的霞光。那色彩,从深邃的紫到热烈的红,再到柔和的橙,层层叠叠,相互交融,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远处的建筑,在晚霞的映照下,轮廓变得柔和而温暖,仿佛被一层金色的薄纱轻轻笼罩,散发着一种神秘而迷人的气息。病房里的孩子们却无暇欣赏这绝美的景色,他们就像一群被囚禁在笼中的小精灵,8床的小男孩,在病床上不停地扭动着身体。他的眼睛紧紧盯着窗外,小手不停地拉扯
2025-07-16
从校园到临床的温暖初体验
怀揣着对护理工作的憧憬与期待,我走进了实习生涯的第一个科室—急诊综合病房/中西医结合病房。于我而言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温暖的成长旅程,从最初那些手足无措与慌乱,已慢慢沉淀为一些更为复杂的感悟,关于生命、关于成长、关于对护理这份职业最原始的温度。精益求精:严谨规范中守护安全在学校时,护理操作总是按部就班的在模型上练习,而真正踏入病房的那一刻,我才感受到护理工作的严谨与规范。第一次跟着刘娇老师巡房、打针、换药,每一步都让我真切体会到“责任”二字的分量。老师们严谨的核对流程、耐心的沟通技巧,让我明白护理不仅是技术,更是爱与专业的结合。堪称医疗安全“金钟罩”的“三查八对”制度虽然繁琐,但老师们从不偷懒简
2025-05-13
春风送暖,爱满心间 普外二科主任、护士长为科室姐妹送上节日祝福
三月的春风送来温暖的气息,第115个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病房主任黎明,护士长张莉,3月7日一早来到科室,为科室的女同胞们准备节日的惊喜。一、精心准备:凝聚心意的节日礼物。清晨7点,张莉护士长已经开始了她的"秘密行动"。她轻手轻脚地将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摆放在医生办公室,粉色的康乃馨、淡黄色的香槟玫瑰,还有象征着希望的向日葵,每一朵都饱含着对女同胞们的祝福。黎明主任将一个精美的蛋糕放到了医生办公室。蛋糕上点缀着白衣天使的图案,蛋糕整体以纯洁的白色为主,表达了主任、护士长对重要时刻的珍视。旁边还摆放着一个个包装精美的礼盒,各种花茶、果茶,每一件都经过主任、护士长的精心挑选。这些
2025-03-07
感受春天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冬的寒意还未完全消散,春的脚步便已悄然来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用它那独有的温柔,唤醒了我新的目标与憧憬。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我喜欢在这样的雨天,撑一把伞,漫步行走。雨滴打在伞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春天在轻吟浅唱。每一滴雨,都像是春天派来的使者,带着清新与润泽,洗涤心灵。走在春雨润泽的道路上,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小区楼下的小草从土里探出了头,嫩绿嫩绿的,在雨滴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树枝抽出了新芽,路旁的花朵也在含苞待放。看着这些新生的生命,我的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动填满。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每一个生命都
2025-03-03
全天咨询:0731-85356114 院间转运:85600965 值班电话:85600908 健康体检:85356161
医院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梓园路86号 邮政编码:410007
微信服务号
患者满意度调查

©1985~2021 WWW.HNETYY.NET 湖南省儿童医院版权所有 湘ICP备19021013号 | 湘公网安备 430111020011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