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医院领导、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家人同事的送别中,你终于如愿以偿,走上了援鄂的征途。人群中永远“鹤立鸡群”的那个高个子,170米,体重不到100斤的标准模特身材的那个,就是“阳姐”。
阳姐,真名陈阳,实际年龄比我小好几岁。只是因为做事永远雷厉风行,风风火火,专业技术杠杠的,被科室所有姐妹们昵称为“阳姐”。站在送行的队伍里面,我却总是脑海里反复涌现那年你二十岁的样貌,挤在呼吸免疫科那个小库房,正在开科室会议的唐芙蓉护士长,何老师听说那天是你二十岁生日,我们立即买了个小小的蛋糕,烛光跳跃中,印记着你青春美好的模样,那十几个人饥肠辘辘下抢着吃的蛋糕最美味。
一晃,竟是十二年以后了。今年年三十那天,终于轮到你休年假了,你满心期待轮了几年,今年终于可以正常休息几天年假了。刚好,医院为了面对新冠疫情,新开了感染二科需要人,你马上说:“安排我去吧,刚好后面几天我都休息,姐妹们也不需要调班。”你默默地去感染科,加强了自己平时稍有疏忽的隔离防范知识。那天,你又默默地和护士长发信息:“我要去武汉支援,一定要去!”当我们得知消息赶到你家,帮你往行李箱里里面塞一次洗内裤,一次性袜子,各种品牌的卫生巾,小零食……..你在旁边乐天派似的逗我们开心,“我去那里陪我的病人们唱歌,跳舞,聊天,做心理护理去了。”那时,你们接到的通知是去疫病中心,武汉方舱医院。几天后,再次接到你的电话,你们的行程改成了前往湖南对口支援的黄冈重症病房,有着丰富的内外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十几年经验的你,在原定的九个人选四个人的比率中,依然脱颖而出。送别的人群中,我依旧远远地目送着你。依稀记得,你那次去重症监护病房支援,有个天天护理的小姑娘在你不上班的那个夜班因为病情太严重不幸去世了,你嚎啕大哭,很长一段时间放不下,常常对我说,“李老师,我昨天还给她鼻饲喂饭了,她好乖的…..”修复了很多个也不能魅的深夜,你才静静地走出来。
每次下班后,你总会和我说,“那个家长好可怜的,家里没钱,孩子又病了要花这么多钱”。是啊,那个深夜两点,在家休病假的我收到你发来的微信,科室一个患儿家境贫穷,又得了很复杂的慢性病,你想为她写一份轻松筹,想让我帮我修改。后来,在很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那个孩子痊愈了。每年的夏天,都能收到患儿父母从遥远的家乡寄来的特产红李子,寄到科室,你一个一个送给我们尝,我记得那是最艳的红李子,也是最甜的。
最近一次碰见你,是在医院培训后准备远去武汉的回家途中,你手里背着重重的行李,嘴里还在念叨,“我还答应帮她快递邮寄药物的,今天一忙忘记了,明天一早我去寄”。原来,那是你正在维护的一个微信公众号,里面全部是呼吸科慢性肺疾病患儿的一个平台,特殊时期,你为他们联系陈艳萍主任的远程会诊,你为他们邮寄药物……..还有很多,我未曾看到未曾知晓的事情,你在默默地用自己下班后的休息时间,默默地不求回报地做着。
阳姐,在送行的人群中,我看见了你的三岁儿子,小逗子,她不知妈妈为何捧着鲜花,穿着红色的战斗服,一脸茫然。看见了待你如女儿般的婆婆,嘴里和我担心地念叨着,“阳阳,不会有事吧?”还有你那经常“油嘴滑舌,舌灿莲花”的老公,此时,默默地站在人群的最后,默默地和你招手,还有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和哭成泪人的好朋友们,我们下次在同样的地方,等待你平安归来!请你吃 “大餐”,经常嚷嚷却常常又心疼我用钱,最后一顿麻辣烫就打发了你。带着小逗子,妙姐姐,小哥哥们一起刷火锅,一起看桃花盛开,看细水长流!等你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