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注定是一个让中国人民牢记的年份。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全国,严重威胁着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每日不断更新的数据,牵动着亿万中国同胞的心。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病毒,使2020年新春成为了一个充满热血和斗志的伟大历史时刻。
和平年代,听到祖国母亲的呻吟,令人不免心如刀绞。我知道疫情严重但没有想到会蔓延得如此之快,会距离自己如此之近。从疫情警报拉响的那一刻,医院党委领导就一直在最前线指挥战斗。为抵抗疫情,医院决定临时成立感染二科,委派李双杰为主任,苏珍辉为护士长。一共7名医生和16名护士。大年初二我接到护士长下达的新任务,有幸成为了第一救治梯队的一员,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更好的救治患儿,医院将原康复一科改成感染二科病房。原感染科收治新冠疑似病人,感染二科则承担收治普通感染病人。成立新科室看似简单实则繁琐,大到讨论制度,研究对策,完善流程,人员培训,病房调整,清理消毒。小到棉签的领用,医疗防护用品的准备,新成员之间的相互熟悉都要面面俱到。后来我才知道,李双杰主任和苏珍辉护士长都是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奋战在前线数天没有休息,汗水湿透了衣背,不言苦不言累。李双杰主任和苏珍辉护士长都是老党员,他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充分展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彰显了新时代儿医人的责任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共产党员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他们坚定、坚韧、坚毅的“逆行”深深震撼了我。在他们的感染下,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抗疫前线青年突击队。
其实说心里话,接到护士长下达的新任务那一刻,我也害怕,也担心,但我想总归要有人上,我身上肩负着职业的使命。一方面担心自己长期在康复科从事责护,主要负责患儿家庭健康教育工作,留置针都打得少,换句话说就是没见过世面,深怕自己没帮上忙反而添乱,唯恐拖科室后腿。同时也怕不小心染上病毒,牵连了家人。没想到,新科室的姐妹们都纷纷鼓励我说我没问题,大家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很快我适应了感染科的工作流程。院感科印爱珍主任也给我们做了专科院感培训,告诉我们如何保护自己保护患儿,穿上隔离衣,戴上口罩帽子,心理上我也能坦然面对了。另一方面丈夫过年回河北老家也不能立即赶回长沙,9岁儿子的去处也成了问题,记得临来上班前,那个一个学期能被校长抓三次的调皮捣蛋鬼居然躲在被窝里偷偷抽泣,问他怎么了,可能是铺天盖地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新闻报导把他吓到了,他说:”我怕妈妈感染病毒死掉,我怕没有妈妈”顿了顿又说:“妈妈你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会按时完成作业的,我学好了知识肯定能战胜病毒”。当时我的心都融化了,曾几何时,调皮捣蛋鬼变成了我心目中向往的小暖男。。。。。。最后,把儿子安顿在妹妹家,我独自住到医院附近。还好国难当前,得到了家人们的鼓励和支持,家人们也成了我参与战斗坚强的后盾。
来到感染科后,我才知道感染科的护士有多么不容易。不仅仅是上了热搜的年轻护士胡佩道道血痕的双手直击灵魂深处,让我们潸然泪下。更重要的是她们必需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所有人面对病毒避之不及的时候,感染科护士却要身着战袍迎难而上。此刻,她们没有一个当逃兵,相反都是英勇的冲锋在前,坚守在隔离病房。感染科骨干护士覃芳华是大内科科护士长助理,知道我们这些从其他科室新组建的成员或多或少的从心理上惧怕,她就笑着说:“只要勤洗手,做好防护就不会有问题,你们看我们感染科每个工作人员包括工作人员的孩子不是都很健康吗”。她此话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让我们卸下心理包袱更好的投入战斗。为了感染二科的筹建开科指导,春节期间没有休假,连续抗战10多天,有时还要兼顾隔离病房的工作,两个病房来回跑没有见过半句怨言。带我上夜班的护士赵婷,她说:“带你上完这个夜班,我就要进隔离病房了,但我已经习惯了,只是好些天不能见到家人了,希望疫情早日散去,我们后会有期。”轻松中透着无奈。她们都很普通,但她们身上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她们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诠释着生命的意义,表达着对岗位的忠诚,平凡如许,却是抗疫工作中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
在上下5000年漫漫长河中,有无数灿若星辰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是力挽危局而名扬天下,或是驰骋疆场使妇孺皆知。然而在2020年这场抗击新型肺炎攻坚战中有无数个平凡的身影在一线谱写着不平凡的篇章。我曾无数次泪流满面,但不是所有的泪水都源自悲伤和痛苦,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为恐惧和怯懦,这一切源自于感动。这是一场浩劫同时也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礼,灵魂的洗礼,对思想的洗礼,因为这场洗礼儿子蜕变成了真正的男子汉,而我将更加坚定了我为工作和事业付出奋斗的决心。相信寒冬总会过去,春天总会到来,期待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