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2021/11
读《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有感
最近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总是让人头疼,和同事交流一番,给我推荐了《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这本书,看完挺有感触的,想与无数和我一样迷茫的同仁分享。因为忙碌的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一大部分,回到家疲惫不堪的我们因为有心或者无心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很多瞬间,时间一旦错过将无法再重回。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奶”,不仅仅是母亲的奶水,更深刻的意味是以母亲为核心的充满温暖、充分照料的生活环境。这个环境以充分的爱和满足感为导向,所有孩子都不可缺少。来自母亲的爱和照顾也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只有在母亲的怀里,孩子才能够成长得更健康,更活泼生动,更舒展明亮。生育了两个孩子,作为母亲,虽然没有母乳
18
2021/11
来日方长 未来可期
今天是我出院的日子。自去年9月生病以来,父母便带我终日奔波在全国各大医院之间,住院、开药,寻医,问诊,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脱透析的命运。我不得不离开学校,开启漫长、艰难的透析之路,痛苦、悲伤、绝望始终萦绕心头,父母也因此脸上愁云满布,少有笑容。你好新肾直到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移植团队,引领着你进入了我的身体。我不知道你来自哪里?你之前又经历过什么?但是我知道,你就如黑暗中那颗最亮的星星,带着照耀万物的光芒和温暖,来到我的身边。为了让你能在我身体顺利运转,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移植团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我也经历了移植后伤口疼痛,移植后延迟恢复等问题,我终于摆脱透析,顺利出院,从这一刻起你便成为了我生死相依的兄
16
2021/11
绍兴之行
也许是对鲁迅先生救国救民内心敬仰,也许是想蹭蹭文人热度沾沾文人气息,也许只是想感受一下文人文中绍兴的慢生活,一直盘算着能有一次绍兴出行。由于疫情影响,一直拖到回家前的最后周末。各种原因导致到达预期地点已是9点半,有点晚,我以为此刻的公园该是人山人海,或是人流如织,然而街上却只是偶有几位长者,慢慢行走在幽静幽长的小巷。拐杖轻轻脆脆敲在石板路上,起起落落的声响,仿佛像带着魔咒,让人心神跟着恍惚、摇曳。窄窄的街面上,阿婆在晾晒着萝卜叶、阿姐翻晒自制藕粉,惬意的阿公则在河边钓鱼,偶尔传来的嘟嘟的摩托车声音,哦,是拎着豆浆油条的大哥回来了,一家人言笑晏晏,该是准备吃早餐了吧!热气腾腾的豆浆缓缓模糊了视野
16
2021/11
一堂科普,十分“进步”
长期在后勤工作的我,一直有个困惑在心中,为什么在我们后勤系统工作人员看起来某些比较简单的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在临床医技人员那里不说难于上青天,但至少也是“左右为难”,不是记不住或记不清,就是实际操作时难以下手。仔细分析,除了现实中遇到的实操机会不多外,恐怕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是关键原因。中国人有句老话叫“隔行如隔山”,再优秀的医务人员,学习的主要知识结构中都是纯医学专业的内容,而安全生产的大部分内容涉及的是物理知识和现代社会中边缘学科如仿生学、地球物理等等。对于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确实是有些“雾里看花”,虽然眩目但又模糊不清的。于是萌生了把最基本的安全操作规程涉及到的系统原理、机理逻辑用简单通俗的
15
2021/11
以爱之名,延续温情
曾经有幸听闻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惊喜和好运,都是你积累的人品和善良”。进入血液肿瘤实习的这一个月以来,对这句话尤为深刻。初进血液肿瘤科,就感受到这里的工作节奏真的很快,忙碌却又有条理。说实话,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我而言,是期待却又恐惧的。因此,非常感谢老师们忙碌之余对我的指导,让我慢慢熟悉了科室的各项基本护理操作—“PICC的冲封管、化疗药的使用相关注意事项、雾化吸入、输液泵的使用等等”,也让我在日常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但平淡的生活中总有波澜,由于初来乍到,对科室部分药物还不是很了解,在家长的某次询问下,我由于不太了解,就没有给出一个确定的回答,只是笑着说“不好意思,我刚来,还不是很
12
2021/11
进修开阔视野 学习助推
医院为提升护理专科品质,推动重症床旁血液净化学科发展,每年都选送一批护士外出学习进修。今年我非常荣幸成为血液净化培训班中的一员,非常感谢医院朱院长、护理部谢主任、刘主任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这次进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授课,第二部分是临床实践。这一个月的理论学习让我扫掉了一些知识盲区、误区,也接收到了一些新知识:可调钠透析、序贯透析、长期导管、干体重等等。学习中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阶段性的学习、老师的答疑解惑让我受益匪浅。很多人问过我:你都年纪一大把了,记忆怎么还是这么好呢?我想这要归功于我做笔记的习惯,因为我始终相信,心记不如笔记,听三遍不如动手一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特别喜欢在
11
2021/11
走进病案室
时间似一壶清酒,随着光阴的流转愈发沁人心脾,历久弥香。自2011年毕业后到儿医工作,已有十个年头了。十年间,我不断锤炼自身专业本领,不断成长进步,见证着自己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胆怯走向从容,从新锐走向练达。如今,我正由护理岗位向病案管理岗位转变。在没有来病案室之前,我曾以为这里的工作非常轻松,诸如收收病历,钉钉资料而已,应该很快就可以掌握工作的技巧,当我真正进入这个团队后,我才发现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病案信息管理专业不仅包括病案流通、还有疾病编码、统计分析、病案数字化,同时科室还有图书管理和收发室的工作,在这里既有综合协调服务的岗位、还有专业技术的岗位,它不仅要求我们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
10
2021/11
疫情再猛,我们不惧
2017年我从核医学科加入检验中心这个大家庭,分到门诊化验室工作,我内心忐忑不安,都说门诊化验室是检验中心最忙碌的一个室,且需要直接面对病人,我能适应吗?主任很快打消了我的顾虑,门诊化验室小组一共有15位并肩作战的兄弟姐们,其中中国共产党员就有12位,党员就应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且你们是检验中心年龄最轻,最有活力的一个小组,你们一定能行。我瞬间感觉到了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确实门诊化验室工作量大,且因为与病人直接面对面,容易产生纠纷。寒暑假高峰期仅血常规白班日工作量达到上千,我们不仅要完成日常工作,还要承担门诊急诊化验室的白,晚班的日常工作。病人多,工作量大时,有时候会感觉手忙脚乱,心情焦躁,组
11
2021/11
寄给天堂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人都会与你一起共度生日,您的笑容总是环绕在我的脑海中。而今,你离我们而去,怎么都不愿相信您离开了我们几个月,多少次夜晚在梦中惊醒,多少次哭泣......当我睁眼之际,摸不到看不到您,妈妈,我最爱的妈妈,您就这样随风而去!妈妈,在您发生意外的时候,我们几兄妹轮流坚守,就想用最好的抢救方式来挽救您,多想和您说说话,那个时候就像手机设置了静音模式,始终听不到您的声音,直至最后您离开的时候,都未曾听您说过一句话。妈妈,我最爱的妈妈,你就这样未留一句话悄然离开!妈妈,您的离去给爸爸以致命的打击,他老人家晚上一直靠药物来维持睡眠,白天的他失去了主心骨,找不到心灵的依靠
10
2021/11
我的婆婆
婆婆来自河南农村,自从我的大儿子出生以来这四年,她一直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去年我又生了小女儿,婆婆一直在帮忙照看孩子。这些年的相处,我的内心对她充满感激之情!她能吃苦,可能是因为出身农村的缘故,婆婆从小家庭条件不好,也没有上过学,不认识字。但是做事麻利、勤快,在农村种地、种菜这些农活都不在话下。带孩子这么久,几乎没有抱怨多累、多辛苦。每次和我逛超市,买了很多菜和东西,她总是提起重物走在前面,不让我拿重的,感觉吃苦成了她们这代人的生活特色一样。她很节约,也是和家庭环境有关系,婆婆一辈子节约成了习惯,从不浪费。家里基本上不会倒掉剩饭剩菜,每次我都说倒掉吧!吃了对身体不好。她说:“你是没有尝过没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