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对突发危急重症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患儿生命安全,皮肤科于5月26日组织全体医护人员开展“药物过敏性休克引发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演练及考核培训。皮肤科副主任韦祝全程参与指导并作总结点评,强调要"以练促防、以考促精",筑牢医疗安全防线。
1.模拟实战,全流程检验应急能力
本次演练分病房与门诊两组,以"患儿注射药物后突发过敏性休克并心脏骤停"为模拟场景,涵盖病情识别、正确呼救、多岗位协作等关键环节。演练中,责任护士发现患儿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症状后立即停药、呼叫抢救,启动应急预案:医生迅速评估病情,给予肾上腺素注射、高流量吸氧、开放静脉通路等紧急处理;当患儿突发心脏骤停时,医护人员立即实施有效心肺复苏、电除颤及高级生命支持。演练全程紧贴临床实际,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推进,重点考核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规范操作及团队配合能力。
2.严格考核,强化急救技能标准化
演练结束后,科室快反小组成员谈鑫医师、吴芳主管护师组成考核小组,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专项考核,内容涵盖过敏性休克的病理机制、急救药物使用规范、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及抢救记录书写等。重点考核有效心肺复苏质量(按压的深度、频率等)、除颤仪操作流程及团队分工协作,特别针对肾上腺素剂量换算、气道管理细节等易疏漏环节进行现场示范。
3.专家指导,提炼急救关键点
韦祝副主任在总结中指出:"药物过敏是皮肤科高风险环节,抢救必须争分夺秒。本次演练有三个方面需改进:一是需强化极早期症状识别能力,二是医护配合需更加默契,三是注意抢救时的医患沟通规范"。她同时强调,全体医护人员应定期复盘《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及处理》。要求每季度开展情景模拟训练,包括窒息、高热惊厥、突发火灾、停水停电与停氧气等应急处置流程,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够掌握正确有效的应急处理方法。
皮肤科已将应急演练纳入常态化质控管理,持续提升科室整体应急救治水平,为患儿构建更加安全的诊疗环境。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