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朋友圈频繁被“嘴里有疱”“发热”“哭闹”“吃不下东西”等字眼刷屏,不少幼儿园小朋友也都中了招,元凶是肠道病毒,而它引发的疾病之一也有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疱疹性咽峡炎。
这不,家住长沙的两岁多的里里(化名)也中招了。起初孩子是出现发热,伴头痛、呕吐,妈妈赶紧带着里里来到了感染科就诊。没想到在就诊期间里里又因为高热出现了抽搐,表现为双眼上翻,四肢强直抖动,持续约2-3分钟,所幸经门诊处理已转危为安,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妈妈迅速为里里办理了入院手续,目前正接受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或口腔咽峡部出现溃疡、疱疹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主要病原体是柯萨奇A型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一般在春夏季流行,高发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表现为急性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并伴有咽喉红肿,有的还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主要以粪口和飞沫为传播途径,患儿和隐形感染者是传染源,一般需居家隔离10天左右。
本病主要以科学预防为主,如果不幸中招,主要为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注意做好体温监测、降温处理和口腔护理,一般预后良好,很少有并发症。但当小朋友出现高热不退甚至高热惊厥,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呕吐、惊跳等情况时应引起重视,这可能是由EV71型病毒感染引发的重症感染需及时就医。
预防需注意以下几点: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勤洗手;家中定时开窗通风;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奶瓶、餐具应煮沸消毒,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或84擦拭消毒玩具、经常触碰的地方。
对于6月-5岁儿童可接种肠道病毒EV71灭活疫苗,可减少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